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皇帝却下诏禁止进一步海外远征……在世界历史的这一重要转折关头,正是制度结构上和向外推动力方面的根本差别,使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将全世界的海洋留给了西方的冒险事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禁止海外远征的根本原因是国力匮乏 | B.强化专制统治是明朝制度结构上的原因 |
C.经济形态的差异是导致对外推动力的根本差别 | D.中西交流被阻断导致中西实力易位 |
“内阁制度始终没有突破他发展中遇到的瓶颈,即始终没有使明朝实现真正的‘虚君政治’。”材料意在揭示
A.内阁制未改变明朝皇权专制的本质 | B.内阁官员权力弱小,无法助理国政 |
C.明朝皇帝与内阁间的矛盾日益激化 | D.内阁内部争权夺利,无法发挥效用 |
著名历史学家、政治学家萧功秦指出:“中国传统社会……在平民与精英之间以及在社会精英的三大主要阶层(地主、士绅和官僚)之间,形成周而复始的循环与对流。就传统官僚专制社会所具有的社会流动程度而言,中国可以说是人类前资本主义社会中最具阶层开放性结构的社会。”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周而复始的循环与对流”的主要因素是
A.卖官鬻爵 | B.土地自由买卖 |
C.科举取士 | D.农民起义改朝换代 |
曹操说:“今天下得无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间,及果勇不顾,临敌力战,若文俗之吏,高才异质,或堪为将守;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这反映的曹操选拔人才的标准是
A.不拘一格,唯才是举 | B.打破门第,德才兼备 |
C.孝廉与才能并重 | D.品德与军功兼顾 |
某历史著作中有如下的描述,其中被遮盖的应是
A.兵部 | B.枢密院 | C.内阁 | D.军机处 |
“淳化中……太宗患中书权太重,且事众,宰相不能悉领理。向敏中时为谏官,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据此分析北宋强化君权的显著特点是
A.重用亲信 | B.频换丞相 | C.分化事权 | D.废除宰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