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09年5月25日,朝鲜无视国际社会普遍反对,再次进行核试验,中国政府发表声明指出:中国政府坚决反对朝鲜再次进行核试验。实现半岛无核化,反对核扩散,维护东北亚和平与稳定,是中国政府坚定不移的一贯立场。中方强烈要求朝方信守无核化承诺,停止可能导致局势进一步恶化的相关行动,重新回到六方会谈的轨道上来。维护东北亚地区和平稳定,符合有关各方共同利益。中国政府呼吁有关各方冷静妥善应对,坚持通过协商和对话和平解决问题。中方将为此继续作出不懈努力。
(1)从国际关系角度指出朝鲜进行核试验的危害性。
(2)结合我国的外交政策说明中国政府对待朝鲜核试验问题的态度。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注:投资率是总投资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消费率是最终消费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投资、消费、出口被喻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与消费为内需,出口为外需)。据世界银行统计,目前全球的平均投资率约23%,消费率约75%。
材料二近年来,国家对“促消费”工作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着力解决制约消费需求扩大的矛盾和问题。“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逐步提高消费率,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
材料三国务院制定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某市政府结合本地实际,为促进居民消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要求干部深入基层,了解群众消费需求;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提高城镇化率;积极培育家庭服务、信息服务等消费新热点;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提高本市最低工费标准;加大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和廉租房建设投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依法打击市场违法行为。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3分)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有什么联系?从经济生活角度看,提高消费率有何重要意义?(6分)
(2)联系材科一和材料二,运用主次矛盾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的认识。(10分)
(3)结合材料三,说明某市政府是如何坚持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的。(9分)
2011年5月10日,工信部要求2011年淘汰:电解铝产能60万吨,较去年增加76.99%;炼钢产能2627万吨,较去年增加218.42%。此外,水泥、平板玻璃、造纸行业的淘汰任务分别是1.33亿吨、2600万重量箱和744.5万吨,增幅分别达到45.8%、301.23%和71.87%。
(1)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说明上述要求的正确性。
(2)落实上述要求,为什么能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35.运用马克思劳动二重性学说分析对现代企业经营发展的启示。
材料一:“十一五”期间我国财政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情况(单位:%
材料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两个“同步”的提出,明确了以“民富”来进一步推进“国富”,财富分配将从“国富”向“民富”的转型。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
(2)对材料一中的经济现象,有人认为“国富民就富”。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3)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以“民富”推进“国富”发展思路的合理性。
材料一:2011年3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今年第一季度三个调查问卷结果显示:第一季度,虽然居民收入情况向好,但在当前物价、利率以及收入水平下,居民的储蓄意愿更高,消费意愿降至1999年来最低。
材料二: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逐步使我国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1)结合材料一分析导致我国居民消费意愿降低的原因。
(2)运用有关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政府应如何扩大国内消费需求。
从2010年开始,“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苹什么”,一系列的新鲜名词,在农产品价格交替飞涨的大背景下层出不穷,靠囤积农产品而一夜暴富的投资者也比比皆是。2011年4、5月份,媒体纷纷报道了山东等地一些囤积大蒜、生姜、白菜和苹果等的投机者因价格暴跌损失惨重的新闻。“质本洁来还洁去,经过大浪淘沙,价格始终要回归理性,最终回归市场”。中国农产品流通经纪人协会副会长姚重璞如是说。
(1)导致我国农产品价格大幅度波动的原因有哪些?
(2)如何理解“价格始终要回归理性”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