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核、核糖体、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行为 |
B.细胞的高度分化有利于提高多细胞生物的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
C.肺炎双球菌、酵母菌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和RNA |
D.细胞核为遗传变异以及进行代谢活动中心 |
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受精卵中全部遗传物质,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 |
B.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双方的细胞核相互融合 |
C.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相同 |
D.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 |
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两个个体杂交(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
A.表现型有8种,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的比例为1/16 |
B.表现型有8种,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的比例为1/16 |
C.表现型有4种,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的比例为1/16 |
D.表现型有8种,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的比例为1/16 |
将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显性个体和纯合隐性个体间行种植,另将玉米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显性个体与纯合隐性个体间行种植。问隐性纯合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F1是
A.豌豆和玉米都有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 |
B.豌豆和玉米的显、隐性个体的比例都是3∶1 |
C.豌豆都为隐性个体,玉米既有显性个体又有隐性个体 |
D.玉米都为隐性个体,豌豆既有显性个体又有隐性个体 |
一朵花中既有雄蕊,也有雌蕊的花称为两性花。开两性花的植物在进行杂交时需要进行去雄。下列关于去雄及与之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待花完全成熟后进行去雄 |
B.对作为母本的植株需要进行去雄 |
C.去雄后需要及时套袋 |
D.去雄一定要做到彻底,不能遗留雄蕊 |
假说一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检验推理、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定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测交后代性状比为1:1可以从细胞水平上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
B.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
C.孟德尔依据减数分裂的相关原理进行“演绎推理”的过程 |
D.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