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等高线示意图,已知a>b。读图回答4—6题有关P、Q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 )
①P为山坡上的洼地 ②Q为山坡上的洼地
③P为山坡上的小丘 ④Q为山坡上的小丘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若b的海拔高度为200米,a的海拔高度为
300米,则P、Q处的海拔高度为( )
①200<P<300 ②300<P<400 ③100<Q<200 ④200<Q<300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若图中闭合等高线的高度同为a或同为b,则P、Q处的地形可能( )
①同为洼地 ②同为小丘
③同为缓坡 ④一处为洼地,一处为小丘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某日,地球朝向太阳一侧的所有地区,短波通讯几乎全部中断,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太阳活动引发地球大气电离层扰动 | B.臭氧层破坏引起地面紫外辐射增强 |
C.火山爆发导致大气能见度降低 | D.太阳黑子增多造成地球磁场紊乱 |
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火星的“左邻右舍”分别是
A.金星、地球 | B.地球、木星 |
C.木星、土星 | D.水星、木星 |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产业转移现象越发普遍。回答24-25题产业转移将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将导致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 |
B.发达国家接受产业转移,可加快本国的产业结构调整 |
C.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不利于新的主导产业的形成,从而影响产业结构的调整 |
D.发展中国家接受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可加快本国的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时间 |
从本质上讲企业进行产业转移的目的是
A.追求更高利润 | B.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
C.提高劳动力的就业率 | D.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
2010年5月,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2010年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三十周年。读我国甲、乙两地区示意图,回答21-23题深圳和喀什成为我国经济特区的共同区位因素是
A.河流众多 | B.科技发达 | C.地理位置优越 | D.交通发达 |
甲、乙两地区的城市分布特点是
A.甲地区城市多分布在山麓和绿洲上,乙地区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沿海 |
B.乙地区城市多分布在山麓和绿洲上,甲地区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沿海 |
C.甲、乙两地区城市都沿交通线分布 |
D.甲、乙两地区城市都沿矿区分布 |
阿克苏号称“中国长绒棉之乡”,与我国其他四大产棉基地相比,其突出优势是
A.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 B.热量充足 |
C.降水较多 | D.土壤肥沃 |
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区,回答18-20题两个三角洲地区都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对其发展的有利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A.长江三角洲矿产资源丰富 | B.长江三角洲土地价格低廉 |
C.珠江三角洲水能资源丰富 | D.珠江三角洲毗邻港澳地区 |
促使长江三角洲地区民营企业产生集聚效应的主导因素是
A.充足的劳动力资源 | B.优越的社会协作条件 |
C.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 D.清洁优美的环境 |
为解决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源紧张的状况,国家采取的措施有
①发展核电②西气东输③西电东送④南水北调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