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从无机物制得了有机物,打破了只能从有机物取得有机物的学说,这种有机物是 ( )
| A.纤维素 | B.树脂 | C.橡胶 | D.尿素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讨论甲、乙、丙、丁四种仪器装置的有关用法,其中不合理的是( )
| A.甲装置:可用来证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 |
| B.乙装置:橡皮管的作用是能使水顺利流下 |
| C.丙装置:用图示的方法不能检查此装置的气密性 |
| D.丁装置:先从①口进气集满二氧化碳,再从②口进气,可收集氢气 |
a molNa2O2和b molNaHCO3固体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到250℃,使其充分反应,当排出气体为两种气体时, a:b不可能为
| A.3:4 | B.4:5 | C.2:3 | D.3:2 |
如图是第三周期11~17号元素某些性质变化趋势的柱形图,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y轴表示的可能是基态的原子失去一个电子所需要的最小能量; |
| B.y轴表示的可能是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的能力标度; |
| C.y轴表示的可能是原子半径; |
| D.y轴表示的可能是形成基态离子转移的电子数 |
可逆反应mA(g)+nB(g)
pC(g)+qD(g)的v-t图像如图甲所示,若其他条件都不变,只是在反应前加入合适的催化剂,则其v-t图像如图乙所示。
①a1=a2 ②a1<a2 ③b1=b2 ④b1<b2 ⑤t1>t2⑥t1=t2
⑦两图中阴影部分面积相等 ⑧图乙中阴影部分面积更大
以上所述正确的为( )
| A.②④⑤⑦ | B.②④⑥⑧ | C.②③⑤⑦ | D.②③⑥⑧ |
下列实验可实现鉴别目的是( )
| A.用KOH溶液鉴别SO3(g)和SO2 |
| B.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鉴别Br2(g)和NO2 |
| C.用CO2鉴别NaAlO2溶液和CH3COONa溶液 |
| D.用BaCl2溶液鉴别AgNO3溶液和K2SO4溶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