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非洲现在很多地区仍然处于十分落后的状态,。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第三世界一直在为改变这种状况而努力,这种努力是(    )

A.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B.倡导和平共处的万隆精神
C.实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D.建立多极化的世界格局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二战后,国际组织的发展进入新阶段,除建立几乎包括世界上所有国家的一般性国际组织联合国外,区域性的国际组织也大量涌现。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A.大国强权政治主导着国际关系 B.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C.联合国政府调节机制效力不足 D.民族主义政治诉求不断高涨

日本外务省次官粟山尚一在《动荡的90年代与日本外交的新展开》中写道:“当今世界20万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美欧各占5万亿美元,日本为3万亿美元……这也是共同分担国际责任的结构比例,要建立国际新秩序,就离不开5:5:3的合作。”这表明日本的企图是()

A.与美欧合作建立国际新秩序 B.谋求成为政治大国
C.确立美欧日三足鼎立格局 D.与美欧进行经济竞争

1969年5月11日,《人民日报》向全世界报道了一则我国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消息。此后我国形成了不向国内外借债的财政政策,直到1979年12月,我国政府同意接受外国政府提供的第一批贷款,这一政策才被打破。这表明我国()

A.由民间融资转向政府借贷 B.由单边外交转向多边外交
C.由自力更生转向依赖外援 D.由思想禁锢转向对外开放

1972年中日建交,数年后小泉六次参拜靖国神社,中日关系走入低谷。2006年10月安倍晋三来华访问,最近因日本“国有化”钓鱼岛使中日关系再次走入低谷。以上事实说明()

A.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矛盾不可调和
B.中日关系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C.日本对外政策因国内外形势的改变而改变
D.日本与中国有着共同的经济利益

任何一种思想的传播无不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发生,任何一种思想理论在其传播过程中无不烙上了主体性选择的烙印。在中国,最早选择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因素主要是()

A.具有革命思想倾向的知识分子
B.主张民主革命的政治团体
C.代表无产阶级的先进组织
D.寻求救国之道的激进民主主义知识分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