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  06年原油价格大幅波动,从年初的60美元一桶,涨到80美元一桶的天价。进入2007年以后虽受暖冬现象影响,原油需求虽有所减少,但原油价格仍然居高不下。据欧佩克统计:原油价格上涨需考虑以下几个因素:一是每年有约1%的新增探明储量:二是伴随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原油消费水平今后20年将上升到1.9%;三是开采的难度和成本越来越高,支撑油价升高,从长期来看,石油这一不可再生能源,其价格的上升是不可避免的。
材料二: 根据市场调查和分析的结果,油价上涨到5元/L,约有2%~4%的潜在消费者会放弃购车,而油价涨到6元/L,则有5%~8%的潜在消费者放弃购车。调查显示,近5成的车主表示将会减少汽车的使用频率,在被调查的潜在消费者中,44.1%的人表示将会推迟购车计划,32.9%表示将会选择小排量汽车,13.0%表示将会放弃购车计划,仅有10%表示没有任何影响。油的涨价让人们对汽车使用的另一燃油——柴油开始密切关注,需求量不断上升
(1)请你结合材料一分析一下油价上涨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分析一下价格变动是如何影响我们日常生活的。  
(3)你认为汽车产业如何应对高油价,使企业产业走出困境。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必须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样才能防止权力行使者越轨行权腐败变质。服务型政府要让人民活得有尊严,是政府必须承担的责任。时下有些地方权力漠视权利.权力越界运行的现象屡见不鲜:“开胸验肺”.“钓鱼执法”等事件无不说明百姓尊严受到侵犯。
(1)“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理由。
(2)政府如何才能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

今年,职场小说《杜拉拉升职记》成为图书市场的畅销书,据此改编的同名电影也受到热捧,票房冲破亿元大关。同名电视剧也已开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上述小说主人公先后在中、美、欧等多个不同企业文化的公司工作,中资企业重人情,西方企业重制度。日久天长,原来性格相似的朋友由于在不同企业中工作,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竟有了天壤之别。由于频繁的业务往来,中西方企业相互借鉴,产生了“中西合璧”新的企业文化。
材料二:《杜拉拉升职记》在谈到工作目标设定时用了SMART原则来概括:部门目标要和相关部门的目标相配合;在设置目标时要根据本部门的实力、工作性质设置适当的难度;量化达成目标所需的每个步骤。
(1)材料一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
(2)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对材料二中的“原则”进行分析。

2010年9月16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包容性增长”是胡锦涛致辞中的一个关键词。所谓包容性增长,寻求的应是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相对立。包容性增长包括以下一些要素:让更多的人享受全球化成果;让弱势群体得到保护;加强中小企业和个人能力建设;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保持平衡;强调投资和贸易自由化,反对投资和贸易保护主义;重视社会稳定。”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胡锦涛指出,包容性增长,根本目的是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应该坚持发展经济,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社会公平正义,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材料二:某市是一个传统的工业城市,在金融危机中面临更大的挑战。在实现包容性增长和经济结构的转型过程中,无论是改造传统产业还是发展新兴产业,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改造传统产业,调整产业结构都会出现下岗工人和失业工人,因此有人说该市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两大难题:一是钱从哪里来?二是人往哪里去?
材料三:胡锦涛强调,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要推动世界经济可持续增长、有效应对世界经济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各国各地区必须加强交流合作,协力解决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结构性问题。实现包容性增长,切实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社会问题,为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实现经济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社会基础,这是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需要共同研究和着力解决的重大课题。
(1)结合材料一,运用科学发展观的有关知识,谈谈如何实现包容性增长?
(2)结合材料二,请你从经济生活角度提出对解决“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这两大难题的建议。
(3)结合材料三,运用《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说明实现包容性增长是世界经和平与发展的必然要求。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0年夏季受上海世博会,南方雨水天气长的影响,各地“避暑游”不同程度受到冷落。28集《庐山古诗词》电视片、10集大型人文纪录片《庐山:人文圣山》,陆续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反响强烈,全国百余家著名网站进行了视频和解说词的转播、刊登。1至7月份,来庐山旅游人数达206.66万人次,同比增长10%。
材料二《庐山·人文圣山》从全新的视角,首次全景式、大纵深、多角度、宽领域地展示了世界文化景观庐山秀美的山川风物、深厚的文化底蕴,充分展示了千古文化名山的风流遗韵。
材料三于丹说,庐山的万国别墅完成了一种多元文化的碰撞。赛珍珠长期生活在山水美学浸润、山水画卷般的庐山后得出“世界上最美的风景是中国的田园和乡村”。千百年来,多少英雄豪杰在这里把酒临风、指点江山,一展气吞山河、壮怀激烈的风采,多少凡夫俗子在这里心灵得到了净化和升华,实现了由凡夫俗子到社会精英惊险的一跳。
(1)请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文化生活道理。
(2)结合材料一、二,谈谈你对现代文化传播的认识。
(3)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三蕴涵的道理。

材料一 2009年1 1月8日以来,我国出现大范围的雨雪天气。在北方出现历史罕见的暴风雪后,南方多个省市相继遭受暴风雪袭击。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有关地方和部门紧急启动应急机制和预案,采取各种措施应对暴雪。在抗灾救灾中,不少市民自发走上街头,助推“趴窝”车辆、提供热水服务,帮助流浪人员。一些供热企业提前供暖,虽说天寒地冻,但老百姓心里热呼呼的。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人利欲熏心,趁“雪”打劫。在部分高速路段,一些人穿梭叫卖,一根火腿肠竟然卖到10元。不少摊贩哄抬物价,市民不堪其苦,但也只能被“宰”。部分出租车司机趁雪灾车少人多,挑肥拣瘦,上车先要价,运营不打票,赚取钱财。
材料二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面对文化发展的这一阶段性特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结合材料二我们应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材料一对我们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有什么启示。(4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