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柳州榕叶落尽偶题
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⑴通观全诗,是什么原因使诗人产生“春半如秋”的感觉?
▲ ⑵有人说“榕叶满庭莺乱啼”中“乱”字用得好,与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有异曲同工之妙。请你对句中“乱”字作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的这首宋词,然后词回答问题。
诉 衷 情
晏 殊
东风杨柳欲青青,烟淡雨初晴。恼他香阁浓睡,撩乱有啼莺。
眉叶细,舞腰轻,宿妆成。 一春芳意,三月和风,牵系人情。
(1)词中“恼他香阁浓睡”的“恼”是因何而恼。
(2)这首词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3)这首词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联系全词加以赏析。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虞美人·梳楼
(南宋)蒋捷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濛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栏杆。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首句“丝丝”这一叠词,看似平常,其实颇见其妙。请结合词句赏析其妙处。
本词除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外,还运用了什么手法表现词人的情感?请选择其中的一种手法加以析。(6分 )
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
上 太 行①
于 谦
西风落日草斑斑,云薄秋空鸟独还。
两鬓霜华千里客,马蹄又上太行山。
[注]①此诗作于作者晚年巡抚山西、视察太行山时,“轻骑遍历部所,延访父老”。而且年年出巡。前两句诗描写了哪些意象?有什么作用?(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结合诗的后两句简要分析“千里客”的形象。(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苏轼说“白公晚年诗极高妙”,“‘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此少时所不到也”。请赏析颈联的高妙之处。
关于此诗,有人说“夕”字统领全篇,有人说“望”字统领全篇,也有人说“夕望”二字统领全篇。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晓至湖①上
清厉鹗
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
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永。
折②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
稍见初日开,三两列舴艋。
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景③。
注:①指杭州西湖②折:弯曲③景:影
这首诗情感丰富,请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