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4-8(a)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较理想的纸带.纸带上A、B、C、D、E、F、G为七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是0.1 s,距离如图,单位是cm,小车的加速度是________m/s2,在验证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以和合外力F的关系时,某学生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如图4—8(b)所示的a-F、图象,其原因是____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在“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中,首先要按图甲接线,以查明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之间的关系;然后按图乙将电流表与线圈B连成一个闭合回路,将线圈A、电池、滑动变阻器和开关串联成另一个闭合电路,
在图甲中,当闭合S时,观察到电流表指针向左偏,不通电时电流表指针停在正中央.在图乙中
(1)S闭合后,将螺线管A插入螺线管B的过程中,电流表的指针________;
(2)线圈A放在B中不动时,指针将________
(3)线圈A放在B中不动,突然断开开关S,电流表指针将________.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中,采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小车的加速度与小车受到合外力的关系。
(1)下列措施中不需要和不正确的是()
A.首先要平衡摩擦力,使小车受到的合力就是细绳对小车的拉力
B.平衡摩擦力的方法就是,在塑料小桶中添加砝码,使小车能够匀速滑动
C.每次改变拉小车的拉力后都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D.实验中通过在塑料桶中增加砝码来改变小车受到的拉力
E.每次小车都要从同一位置开始运动
F.实验中应先放小车,再打开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2)某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a—F图像如图所示,则该同学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可能是()
A.实验中小车质量发生变化
B.实验中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不足
C.实验中平衡摩擦力过度
D.实验中绳子拉力方向没有跟导轨平行
(3)正确操作后,打下的纸袋其中一段如下图所示,A、B、C、D为相邻的计数点,且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0.1s,则可算得小车的加速度a=
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一节蓄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蓄电池的电动势约为2 V,内电阻很小.除蓄电池、开关、导线外可供使用的实验器材还有:
A.电压表V(量程3 V);
B.电流表A1(量程0.6 A);
C.电流表A2(量程3 A);
D.定值电阻R0(阻值4 Ω,额定功率4 W);
E.滑动变阻器R(阻值范围0~20 Ω,额定电流1 A).
①电流表应选________; (填器材前的字母代号).
②根据实验数据作出UI图象(如图(乙)所示),则蓄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__V,内阻r=________Ω.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可以采用如图所示的甲或乙方案来进行.
①比较这两种方案,_____(填“甲”或“乙”)方案好些,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②图丙是采用甲方案时得到的一条纸带,现选取N点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下面是几位同学分别用不同方法计算N点的速度,其中正确的是
A.vN=gnT | B.vN=g(n-1)T | C.vN=![]() |
D.vN=![]() |
有一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是1mm,游标上有20个小的等分刻度。用它测量一小球的直径,如图甲所示的读数是mm;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根金属丝的直径,如图乙所示的读数是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