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每天在校园内将12时42分观测到的正午太阳高度记录下来,并根据观测到的数据绘制出当地一年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变化图(图10),图中横轴上的刻度线对应各月的第一天。据此回答36-38题该观测地点位于
A.江汉平原地区 | B.海南岛南部沿海地区 |
C.台湾岛西部平原地区 | D.成都平原地区 |
图11是依图10时间序列绘制成的日出、日落时刻的变化示意图,能够反映该观测地点昼夜长短变化特点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正午太阳高度由H1—H2变化期间,兴趣小组在观测地点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A.日出时刻物影朝向一直向北偏 | B.正午太阳高度值不断变大 |
C.昼长时间先变长,后变短 | D.正午日影先朝北,后朝南 |
读四种自然灾害持续时间示意图3,回答13~14题。①②③④四种灾害分别是
A.火山、地震、旱灾、洪涝 |
B.地震、火山、旱灾、洪涝 |
C.旱灾、洪涝、地震、火山 |
D.地震、火山、洪涝、旱灾 |
下列关于自然灾害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灾害的发生没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
②灾害引发泥石流,体现灾害的关联性特点
③灾害的发生,体现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的特点
④灾害的发生,体现自然灾害具有渐发性的特点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下列可能促使泥石流发生的人类活动是
A.围湖造田 | B.垦殖草原 | C.陡坡修筑梯田 | D.过度抽取地下水 |
有关滑坡和泥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滑坡和泥石流的发生条件相同 | B.滑坡是冰川在重力作用下的下滑现象 |
C.滑坡和泥石流均发生在山区,危害不大 | D.泥石泥是含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
山区地震后,可能引发的次生自然灾害有。
①泥石流 ②风暴潮③山体崩塌④滑坡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图2中正确反映地震烈度、震级与震中距关系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