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完成46--50题。 图甲:产业典型产品周期示意根据图      乙:产品生产环节的价值链
                                                                              图甲:产业典型产品周期示意根据图      乙:产品生产环节的价值链产品销售量增长最快的时期是(   )
| A.衰退期 | B.成熟期 | C.增长期 | D.开发期 | 
产业转移可促进不同经济水平的国家重点生产处于不同阶段的产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经济水平较低但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应发展处于a阶段的产业 | 
| B.处于a阶段的产业应完全由发达国家来完成 | 
| C.发展中国家应大力发展处于d阶段的产业 | 
| D.图示说明各国可以根考自己的优势条件发展相应产业,从而促进国际产业分工与合作 | 
根据图甲所示规律,发达国家重点发展的是哪一阶段的产业(   )
| A.a | B.c | C.d | D.b | 
按图乙所示,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是产品的哪一环节(    )
| A.设计 | B.加工 | C.营销 | D.设计+加工 | 
按照图甲和图乙所示规律,发展中国家将永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发展中国家在接受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和发履良身工业方面的做法,正确的是(       )
| A.全面吸收发达国家制造业转移 | |
| B.着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 C.积极引进处于成熟期的产业 | 
| D.在外国企业的帮助下学习工艺和产品创新技能,逐步升级制造能力,促使产业快速成长 | 
读我国某地气候统计图(空气中实际所含水蒸汽密度和同温度下饱和水蒸汽密度的百分比值,叫做空气的“相对湿度”。),回答下列问题。
该地最可能位于 (  )
| A.云贵高原 | B.长江中下游平原 | C.河西走廊 | D.东北平原 | 
下列关于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A.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 B.交通线路多沿水源分布 | 
| C.喀斯特地貌广布,滑坡频发 | D.地表呈现千沟万壑的景观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对流层中出现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称为逆温。该地发生逆温现象的时间和高度范围为 (  )
| A.5~8点之间,1000米以下有逆温现象,1000—2000米之间也有可能发生逆温现象 | 
| B.5~8点之间,逆温现象一定在1 000米以下 | 
| C.13-24点之间,1000米以下有逆温现象 | 
| D.5-8点之外的时间段,一定没有逆温现象发生 | 
导致该地发生逆温现象的原因不可能是:
| A.日出前后,地表温度低 | 
| B.山坡上的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的较暖空气被冷空气抬挤上升 | 
| C.冷锋控制 | 
| D.暖低压控制 | 
某中学的一对科考小组在某地质考察,地理位置大约在(25°N,110°E)。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地貌素描图。回答下列问题。 
该地质考察队的大致位置应该在()
| A.桂 | B.滇 | C.湘 | D.蜀 | 
在PQ这条考察线路上,这名同学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两侧的三角形陡崖一字排开;A1与A2、B1与B2山脉并不相连,但岩石类型和组合形态相同;多条河流不约而同地拐了个弯。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
 ①PQ线的地质构造是向斜谷地
 ② PQ线的地质构造是断层
 ③ PQ线两侧的地层形成在同一地质时代
 ④ PQ线两侧的地层发生水平错位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图为“ 太平洋部分海域等深线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C为海沟,岩石年龄最老 | B.B为海岭,岩石年龄最新 | 
| C.C属于太平洋板块 | D.D属于美洲板块 | 
读某地地质剖面图(③为石灰岩),完成下列问题。
 对于图中各岩石的分类,说法正确的是( )
| A.②可能为玄武岩 | B.③处岩层形成时该地处于寒带地区 | 
| C.④可能为大理岩 | D.台湾岛与图中岛屿成因相同 | 
 图中岩石按照形成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 A.①③②④⑤ | B.①⑤②③④ | C.③⑤①②④ | D.①③⑤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