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乙分子位于x轴,甲分子对乙分子的作用力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F>0为斥力,F<0为引力,a、b、c、d为x轴上四个特定的位置,现把乙分子从a处静止释放,则( )
A.乙分子从a到b做加速运动,由b到c做减速运动 |
B.乙分子由a到c做加速运动,到达c时速度最大 |
C.乙分子由a到b的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一直减少 |
D.乙分子由b到d的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一直增加 |
一辆汽车以10 m/s的速度沿平直公路匀速前进,因故紧急刹车以-0.2 m/s2的加速度前进,则刹车后汽车在1 min内通过的位移为
A.240 m | B.250 m |
C.260 m | D.90 m |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使用电磁式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图中的点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实验时应先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 |
B.(s6-s1)等于(s2-s1)的6倍 |
C.从纸带可求出计数点B对应的速率 |
D.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 s |
原来悬挂的电灯,被一水平细绳拉成图所示状态,关于电灯受力示意图正确的是
如图所示,一根原长为10 cm的弹簧,劲度系数是k=103 N/m,在弹簧两端有两人各用F="20" N的水平力拉弹簧,静止时弹簧的长度为
A.12 cm B.10 cm C 14 cm D.6 cm
公路上向左匀速行驶的汽车如图(a)所示,经过一棵果树附近时,恰好有一颗果子从上面自由落下,图(b)是果子运动的轨迹,则车中人以车为参考系看到的果子的运动轨迹是(不计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