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循环过程中,氮元素由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主要过程是
A 固氮微生物将N2还原成为NH3的过程
B 硝化细菌将NH3氧化成为HNO3的过程
C 植物吸收并利用硝酸盐和铵盐的过程
D 氨化细菌将含氮有机物分解成NH3的过程
如图是水生植物黑藻在光照等环境因素影响下光合速率变化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t1→t2,叶绿体类囊体膜上的色素吸收光能增加,基质中水光解加快、O2释放增多 |
| B.t2→t3,暗反应(碳反应)限制光合作用。若在t2时刻增加光照,光合速率将再提高 |
| C.t3→t4,光照强度不变,光合速率的提高是由于光反应速率不变、暗反应增强的结果 |
| D.t4后短暂时间内,叶绿体中ADP和Pi含量升高,C3化合物还原后的直接产物含量降低 |
在温度、光照等适宜条件下,将消毒后有生活力的小麦种子一直浸没在无菌水中,会使种子死亡。下列对种子死亡原因的分析,合理的是( )
| A.缺乏胚芽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
| B.不能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
| C.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均以热能释放 |
| D.呼吸作用的产物对其产生毒害作用 |
如图为每10粒水稻种子在成熟过程中干物质和呼吸速率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种子干物质快速积累时期,呼吸作用旺盛 |
| B.种子成熟后期自由水减少,呼吸速率下降 |
| C.种子成熟后期脱落酸含量较高,呼吸速率下降 |
| D.种子呼吸速率下降有利于干物质合成 |
在相同光照和温度条件下,空气中CO2含量与植物光合产量(有机物积累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理论上某种C3植物能更有效的利用CO2,使光合产量高于m点的选项是( )
| A.若a点在a2,b点在b2时 |
| B.若a在a1,b在b1时 |
| C.若a点在a2,b在b1时 |
| D.若a在a1,b点在b2时 |
如图曲线表示在适宜温度、水分和一定的光照强度下,甲、乙两种植物叶片的CO2净吸收速率与CO2浓度的关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CO2浓度大于a时,甲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
| B.适当增加光照强度,a点将左移 |
| C.CO2浓度为b时,甲、乙总光合作用强度相等 |
| D.甲、乙光合作用强度随CO2浓度的增大而不断增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