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炮声应该该是一个信号,这一次全国的人民真的团结成一个整体了……我们为着争我们民族的生存虽至粉身碎骨,我们也不会灭亡,因为我们还活在我们民族的生命里。”这段文字出自巴金即时而作的《一点感想》。让作者有感而发的背景是
A.抵抗八国联军侵略 | B.辛亥革命推翻朝廷 |
C.北伐军队进入上海 | D.抵抗日本全面侵华 |
恩格斯说:“假如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是会有另外一个人扮演的,这点可以由下面的事实来证明,即每当需要这样一个人的时候,他就会出现,如恺撒、克伦威尔等。”这段话的含义是:
A.英雄人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并不重要 | B.英雄人物应时代要求而产生 |
C.英雄人物的活动受历史规律支配的 | D.英雄人物的出现完全是历史的偶然 |
对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的归纳中,不正确的是
A.引起战争的经济原因与英国有关 |
B.战争都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
C.战争都带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 |
D.战争都改变了美国的社会性质 |
“剑是维护自由的最后手段,一旦自由得到确立,就应该将它放在一旁”。“我最大的期望是看到人类的苦难——战争——自地球上消失。”这两句话反映了华盛顿
A.捍卫自由,避免战争 | B.坚持民主,警惕专制 |
C.不恋官位,不慕权势 | D.热爱国家,鞠躬尽瘁 |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的解说词中写道:“17世纪的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材料中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是
A.通过新航路的开辟,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航海条例》加强了海外贸易 |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 |
D.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
“支援我们来实现修正法案吧,我们一旦有了选举权,就会利用我们的权利来协助你们取得你们的权利”。这是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时的宣传语,其中的“我们”“你们”分别指
A.新贵族和工业资产阶级 |
B.工业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
C.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 |
D.新贵族和工人阶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