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重庆“打黑”行动实施以来,许多官居高位的黑社会“保护伞”被拆除,众多贪官身陷囹圄。这体现了         的原则。           

A.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B.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C.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 D.国家利益至上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1•安徽)2011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以“积极稳健、审慎灵活”为基本取向,实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其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有利于()
①增加投资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②控制信贷规模,缓解通胀压力
③调整经济结果,优 化资源配置 ④刺激消费需求,调节市场物价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11·广东)某企业某年利润1.2亿元,称之为私人收益,但污染造成居民的经济损失约0.4亿元,这样社会收益约0.8亿元。由于政府新颁布了环境保护条例,在同样情况下,该企业为避免可能面临的0.4亿元的罚款,投入0.2亿元解决了污染问题,此时社会收益为1.0亿元。这一过程表明()

A.法律法规是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
B.污染是公共物品,必须由政府治理
C.市场在政府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D.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的弊端

(2011·福建)通货膨胀一般是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来衡量的物价涨幅,国际上通常把CPI涨幅达到3%作为警戒线。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A点时,适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降低利率
B.从B点到C点,适宜减少财政支出,降低货币流通速度
C.从C点到D点,适宜扩大财政盈余,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D.在E点时,适宜增发国债,增加货币供给

(2011·重庆)2009年,我国实施较为宽松的汽车信贷政策,助推了汽车消费的增长,2010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均突破1800万量,位居世界第一,由材料可知()

A.国家运用行政手段调节汽车的生产与消费
B.汽车消费增长是汽车生产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C.汽车信贷政策的变化影响汽车的销售和生产
D.贷款买车属于超前消费,背离了正确的消费观

(2011·北京)2010年以来,我国物价上涨较快,稳定物价和增加就业是宏观调控的两大目标,但在短期内,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图9所示的关系,进行宏观调控,促使经济状况从B点向A点变化的经济手段是()

A.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B.提高商业银行的贷款基准利率
C.降低金融机构的法定准备金率
D.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品实施限价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