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俄、美国面对国内危机各自采取相应措施。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对一些国家暂时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油田等,政府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废除实物分配制。
(1)材料一反映了苏俄面对危机实行了什么政策?其积极作用是什么?(4分)
材料二 新政开创了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新政通过法律形式,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经济制度进行了深刻改造。美国经济从此进入一种垄断组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体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开创的经济发展新模式的特点是什么?二战后世界资本主义发生的一系列新变化中,与罗斯福新政最有关的是哪些变化?(6分)
(3)苏俄与美国在应对危机时采取的措施对我们今天的经济改革有何借鉴?(2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普遍进行了社会经济改革,并在社会经济政策上出现了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的趋势。概括在社会经济政策上的相互影响、相互借鉴之处。并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50年代,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美国在工业生产、出口贸易、黄金外汇储备各方面所占的比重都显著下降,而西欧六国(法国、西德、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所占的比重大大上升。50年代中期以后,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1955年西欧六国召开会议决定建立一个共同市场和逐步协调它们的社会政策------1967内月,六国正式成立欧洲共同体)。”
材料二:进入50年代,西欧六国和日本不可避免导致美国同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表现在西欧六国和日本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再也不能象战后初期和50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
材料三:
1970 年 |
出口贸易 (亿美圆) |
黄金外汇储备 (亿美圆) |
国民生产总值 (亿美圆) |
||
欧共体 |
885 |
270.3 |
486.3 |
||
美国 |
426 |
117.0 |
9742 |
||
1970年 |
美国 |
日本 |
西德 |
法国 |
资本主义世界 |
工业总产值 |
37.8 |
9.45 |
10.1 |
6.5 |
100% |
出口贸易 |
15.2 |
6.9 |
12.2 |
6.4 |
100% |
黄金外汇储备 |
15.5 |
5.2 |
14.6 |
5.3 |
100% |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分析西欧六国走向联合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三说明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力量对比和经济布局出现什么变化?
分析这种变化对欧洲产生的影响。
何为雅尔塔体系?试结合史实比较雅尔塔体系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异同。
概述一战后和二战后,美国谋求世界霸权的主要活动,并指出为什么一战后美谋求霸权意图回落空,而二战后美国取得了资本主义霸权。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必须保证日本不再次威胁美国及世界和平和安全。……对日本本土必须进行军事占领。这种占领必须有利于在与日本处于战争状态下时,为盟国利益而行动的主要同盟国……在主要盟国中,意见发生不统一的时候,就按美国的政策执行。
――摘自《美国占领日本初期的基本政策》(1945年9月22日)
材料二 我决定,对日本的占领不能重蹈德国的覆辙,我不想分割地管制或划分占领区。我不想给俄国人以任何机会,再让他们像在德国和奥地利那样去行动。
――摘自杜鲁门《关于日本问题在国会上的演说》
材料三 1950年1月12日,艾奇逊在谈到美国的亚洲政策时说:“太平洋地区的安全就是英国的安全”。美国的防区“自阿留申(群岛)起,经日本直到琉球群岛”,自“琉球群岛起,到菲律宾”。1945年3月,美日签订《美日共同防御援助协定》,重申“要履行日本政策依照美日安全条约所承担的军事义务”,后又宣布美日应“采取行动以应付共同的危险”。
――摘自黄安年《二十世纪美国史》
请回答:(1)材料一所标榜的美国占领日本的目的是什么?其实质又是什么?
(2)材料一所说的“意见发生不统一的时候,就按美国的政策执行”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3)材料二所说的“对日本的占领不能重蹈德国的覆辙”是什么意思?“俄国人”在德国和奥地利的行动是杜鲁门给予的“机会”吗?为什么?
(4)材料三和材料一相比,美国对日本的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的恶劣影响何在?
(5)材料三所说的“防区”实际上是什么?美国为建立这一“防区”进行过什么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