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完成1-2题。关于海底扩张学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海底扩张依据之一是海底岩石年龄较轻,且在中脊两侧呈对称分布 |
B.海岭是大洋地壳消亡处 |
C.海沟是大洋地壳生长处 |
D.上升的地幔物质在海沟开裂处冷凝形成新地壳层,并不断向两侧推移 |
关于板块构造学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认为岩石圈被不同的构造带分割成许多单元,即板块 |
B.板块漂浮在硅铝层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
C.板块相撞挤压的地区,肯定形成山脉 |
D.六大板块均由陆壳和洋壳两部分组成 |
今天(2002年12月22日,农历十一月十九),月球在轨道上的位置应位于图中的 ( )
A.甲与乙之间 | B.甲与丁之间 | C.乙与丙之间 | D.丙与丁之间 |
若图中中部为地球,甲、乙、丙、丁分别表示月球在轨道的相应位置。当地球上的人看到月食现象时,月球在轨道的位置应在 ()
A.甲处 | B.乙处 | C.丙处 | D.丁处 |
“月有阴晴圆缺”,月相变化引发了人类的种种情感和联想。据此回答问题。中秋佳节赏月,上海地区一轮明月升起的时间是( )
A.早晨 | B.正午 | C.傍晚 | D.子夜 |
上海地区人们可观察到的月球上升和下落的状况是( )
A.全年东升西落 | B.农历上半月东升西落,下半月西升东落 |
C.全年西升东落 | D.春分日至秋分日东升西落,秋分日至春分日西升东落 |
下图示意北半球某森林带分布上限海拔高度与经纬度的关系。据图回答下题。该森林带分布()
A.最南界线为25°S |
B.最北界线为60°N |
C.上限海拔最高可达5000米以上 |
D.上限海拔随纬度升高而降低 |
自北京至西安,引起该森林带分布上限海拔高度逐渐变化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水分 | B.地形 | C.热量 | D.土壤 |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略图,图中A地年平均降水量734.5mm,其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1.4%,1月平均气温-12.0℃,7月平均气温在24.6℃,据此回答问题。有关该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地区分布有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工业基地 |
B.该地区城市化水平为我国最高 |
C.该地区径流具有明显的季节和年际变化 |
D.该地区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 |
与图示A地区洪涝灾情严重无关的因素是()
A.该地区地势低平 | B.该地区工业发达 |
C.该地区河流水量大 | D.该地区春汛较严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