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是 ( )

A.国际人口迁移 B.由农村到城市 C.由城市到农村 D.由城市到城市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地理事件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A.太平洋海底火山爆发 B.2006年3月重庆开县天然气泄漏
C.1976年唐山大地震 D.2005年吉林化工厂爆炸导致松花江污染

下列关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灾情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工业社会的灾情比农业社会小
B.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灾情大
C.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灾情越严重
D.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灾情不断变化

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A.地下水位上升 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C.蒸发量增加 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生活用水量增加 B.植被覆盖率增加
C.降水下渗量减少 D.城市热岛效应

如你是一个特大城市的市长,那么你在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方面采取的措施有()
①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转移部分人口,吸纳高素质人才
②建立立体交通道路系统,控制运行机动车辆总数量
③将对环境有污染的工厂一律清除出本市、本地区之外,加强园林绿地建设
④控制人口增长,规划建设大量高档次住宅,建筑物高大且稠密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下面是某城市不同时期人口密度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按城市化发展过程,四幅图的排序依次是()

A.a-d-b-c B.a-c-d-b
C.d-b-c-a D.c-d-b-a

该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是()

A.城市人口逐渐向市中心集聚 B.市区交通流量明显减小
C.城市用地规模逐渐减小 D.逆城市化

衡量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是()

A.城市用地规模的大小 B.城市人口总量规模
C.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 D.特大城市数量

下列选项与逆城市化成因无关的是()

A.市中心环境质量下降 B.城乡之间交通条件不断改善
C.郊区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D.乡村人口出生率高

读我国 1990~2010 年某城市各区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

④区土地利用类型应为()

A.商业用地 B.居住用地
C.政府机关用地 D.工业用地

关于该城市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城市总人口明显减少 B.③区商业服务等级最高、种类最多
C.K滨河带适宜建开放式公园 D.高新技术产业区应建在①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