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小麦高产的主要原因是
A.二氧化碳的浓度高 | B.气温低,水分蒸发少 |
C.雨量适当 | D.昼夜温差大,太阳辐射强 |
某校劳动课开展附近山地自然保护区所有阔叶木本植物种类的分布调查。学生绘制的调查结果如图所示。读图,回答下列题目。
该保护区( )
A. |
所处纬度大约是30°N |
B. |
年降水量低于400毫米 |
C. |
山麓地带起点海拔为350米 |
D. |
落叶乔木仅分布在1200米以上 |
暴雨引发的洪水携带泥沙进入湖泊后,沉积形成砂质纹层。某地湖泊中砂质纹层出现频次与厄尔尼诺事件频次正相关。据此推算的厄尔尼诺事件频次如图所示。读图,回答下列题目。
(1)由图可知( )
A. |
距今1200年左右该地气候较稳定 |
B. |
距今3500年该地河流侵蚀作用强 |
C. |
厄尔尼诺事件导致该地暴雨频发 |
D. |
全球气温下降引发厄尔尼诺现象 |
(2)该地最可能位于( )
A. |
印度洋沿岸 |
B. |
大西洋西岸 |
C. |
亚欧大陆东部 |
D. |
南美洲西部 |
数据中心建设应考虑低碳、安全、清洁、水源等多种因素。图为某区域景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题目。
(1)图中四地,适合修建数据中心的是( )
A. |
甲 |
B. |
乙 |
C. |
丙 |
D. |
丁 |
(2)该区域( )
A. |
地形崎岖,喀斯特地貌发育 |
B. |
土壤肥沃,为国家粮食主产区 |
C. |
河流径流量大,结冰期较长 |
D. |
夏季高温潮湿,冬季寒冷干燥 |
某校开展“时空智融能,因至慧”跨学科主题学习系列活动。结合2023年6月10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同学们展示了有关二十四节气的作品。如图是学生设计创作的网页截图。读图,回答下列题目。
(1)二十四节气是古人观天察地、认识自然的智慧结晶,客观反映了( )
①太阳活动
②四季变化
③降水总量
④物候现象
A. |
①② |
B. |
①③ |
C. |
②④ |
D. |
③④ |
(2)据图推断( )
A. |
甲地种冬小麦正值梅雨时节 |
B. |
可以通过遥感监测乙地涝灾 |
C. |
正午太阳高度甲地比乙地大 |
D. |
昼长周年变化甲地小于乙地 |
对日影和太阳高度变化的观测可以判断地理位置、地方时等要素。图1为甲地某日日出至日落期间标杆的日影变化示意图,当日影朝正北方向时,标杆长度与其日影长度相等。图2为乙地同一日正午时刻的太阳高度示意图。图中时间均为北京时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观测当日( )
A. |
甲地昼长夜短 |
B. |
乙地昼短夜长 |
C. |
甲地昼长大于乙地 |
D. |
甲乙两地昼夜等长 |
(2)甲地位于乙地( )
A. |
东南 |
B. |
西南 |
C. |
东北 |
D. |
西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