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资料,回答37—39题:
年 份 |
森林覆 盖 率 |
耕地面 积 |
年降水 量 |
气温年 较差 |
河流含 沙 量 |
粮食平 均亩产 |
粮食总 产 量 |
1985年 |
19% |
333km |
520mm |
38℃ |
10% |
205 |
1.025亿kg |
1995年 |
10% |
478km |
450mm |
42℃ |
35% |
135kg |
0.975亿kg |
上述资料表明导致该地区近十年来粮食平均亩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A.“退耕还牧”的面积增大 | B.毁林开荒现象严重 |
C.气候发生异常,出现水旱灾害 | D.人口增长过快 |
目前该地区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
A.风沙危害严重 | B.水土流失加剧 |
C.大陆性气候减弱 | D.光照条件变差 |
针对该地区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A.退耕还林 | B.退耕还牧 | C.退耕还湖 | D.修建水库 |
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体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草等几个方面。结合下图,完成下列题。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 )
A.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 |
B.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
C.减弱了地面辐射 |
D.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
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 ( )
A.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 |
B.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 |
C.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 |
D.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 |
下图是某地附近两区域等值线分布图(比例尺相同)。读图,完成下列题。 如果陡崖在水库大坝正南方,则可知水库大坝处河流的流向是: ()
A.由西向东流 | B.由东向西流 |
C.由西北流向东南 | D.由东南流向西北 |
按照图中的水库大坝设计(坝顶的图上距离约为0.5厘米),则坝顶长和最大坝高(坝顶到坝底)分别大约是 ()
A.500米 110米 | B.50米 98米 |
C.500米 98米 | D.50米 110米 |
关于图示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 )
A.A、B、C、D四处的水都汇入图中水域
B.E、F、G的海拔在750米以上、800米以下
C.在E点可以观察到车站N
D.铁路沿线要注意预防滑坡和泥石流
下图为世界某国局部示意图,据图回答下面各题。图示地区北部地势特点大致()
A.西高东低 | B.中间低四周高 |
C.东高西低 | D.北高南低 |
影响城市②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位于河流附近,航运便利 |
B.地形平坦,农业发达 |
C.气候温和湿润,水资源丰富 |
D.矿物能源丰富 |
读图回答下面各题。该纬线的纬度可能是( )
A.6ºN | B.16ºS | C.36ºS | D.36ºN |
该大陆在图示纬度带东、西两岸气温和降水特征及其主要成因是( )
A.西岸各月平均气温低于东岸主要是由于洋流的影响 |
B.西部自沿岸向内陆气温递减较快是由于大陆性明显增强 |
C.5月~10月东岸降水少于西岸,是由于东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
D.11月~4月西岸降水少于东岸,是由于西岸位于信风背风坡 |
读图回答下面各题。该岛的地理特点是( )
A.铁路沿线多为荒漠景观 |
B.主要河流河道宽、水流缓 |
C.地势西高东低 |
D.城市多分布在沿海地区 |
对该岛农业生产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A.寒潮 | B.飓风 | C.春旱 | D.伏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