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4日,日本《朝日新闻》发表的社论中指出,人们已意识到,仅靠日美等八国峰会正式成员难以找出解决世界性难题的出路。而没有中国的参与,谈世界经济就没有意义。这段社论说明
A.美日等发达国家已失去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 |
B.中国已经成为国际事务的主导者 |
C.当今世界的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
D.中国是世界第一经济大国 |
王夫之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朱熹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第一性的;“气”只是构成宇宙的材料,是第二性的。两者观点的本质区别是( )
A.“理”与“气”的地位 | B.是否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 |
C.唯物与唯心 | D.是否能辩证地看问题 |
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黄宗羲指出:君主“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以为天下之利尽归于己”。“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故“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反映黄宗羲
A.痛恨君主专制 | B.反对儒家学说 |
C.鼓吹君主集权 | D.倡导君主立宪 |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说:“自朱熹评注的儒家经典成为文职人员考试的根据以后,理学成为直到19世纪末叶以前帝国官方的正统观念。”造成理学成为“19世纪末叶以前帝国官方的正统观念”的原因是( )
A.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哲理化、思辨化 |
B.促使学术思想自由发展,有助于中国文明的传承 |
C.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 |
D.提出了儒家的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君主专制统治 |
古代有位思想家在回答弟子的提问时说:“虽草木,亦有理存焉。一草一木岂不可以格?如麻麦稻粱,甚时种,甚时收,地之肥,地之硗,厚薄不同,此宜植某物,亦皆有理。”这位思想家是( )
A.朱熹 | B.王阳明 |
C.顾炎武 | D.王夫之 |
以下是根据汪盼玲《中国婚姻史》中统计的历代节妇烈女人数绘制的柱状图。由图可知,宋以后烈女人数增加较快,这跟下列哪一史实联系最为紧密()
A.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 B.明清出现进步思潮 |
C.商品经济的发展 | D.专制皇权的加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