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土地制度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反映秦汉时期已出现租佃关系的是
A.“为用户阡陌封疆” | B.“耕豪民之田,见税十五” |
C.“田制不立”“不抑兼并” | D.“上米贸银,别以中下者抵租” |
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它和中国儿童游戏中的“锤子、剪刀、布”同一原理,即一物降一物。对此种说法你认为( )
A.正确,讲出了三权分立的实质 |
B.贴切,道出了三种权利之间的关系 |
C.不妥,三种权利的关系不是简单的单向制约 |
D.不妥,三权关系应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
官员质问某人:“这些是你的书吗?你会撤销你的主张吗?”这人坚持:“我只接受《圣经》的权威和自己良心的约束;我不能撤回我写的任何东西,因为我的良心是跟随着《圣经》的,而昧着良心做事既不稳妥,也不正确。”这应是哪两个人的对话( )
A.苏格拉底与雅典陪审团的成员 | B.布鲁诺与异端裁判所的法官 |
C.马丁·路德与罗马教廷的官员 | D.赫胥黎与威尔伯福斯主教 |
表1改编自英国学者艾瑞克·霍布斯邦《帝国的年代1875—1914》一书,对其解读最准确的是( )
A.英国仍然坚持自由贸易政策 |
B.美俄等国自此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 |
C.欧美国家争夺世界市场矛盾加剧 |
D.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关税税率 |
下图是英国1782年的一幅漫画。此漫画反映了:( )
A.英国国际地位下降 |
B.英美关系亲近友好 |
C.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
D.英国愿与美国和解 |
1873年,法国某报纸刊登的一封读者来信写到:“我们是工业家和土地所有者,需要秩序,并不喜欢共和政体。但是,如果‘联合派’(属于君主派)获得胜利,那些现在还留在我们方面的大部分人将投入极端共和派的怀抱去了。”这段话反映出当时在法国( )
A.政治局面错综复杂 |
B.无产阶级建立了共和政体 |
C.“联合派”能带来社会安定 |
D.已获得政治上的绝对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