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说法不符合史实的是                                                                   (   )

A.19世纪的细胞学说建立者主要是两位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
B.1864年德国植物学家萨克斯证明了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二氧化碳
C.1972年桑格和尼尔森提出了流动镶嵌模型
D.1926年萨姆纳用丙酮作提取液获得了脲酶结晶,并证明了脲酶是蛋白质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脑的高级功能 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的综合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若干组,室温25℃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对实验过程中装置条件及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若X溶液为CO2缓冲液并给予光照,液滴移动距离可表示净光合作用强度大小
B.若测真光合强度需另设一装置遮光处理,X为NaOH溶液
C.若X溶液为清水并给予光照,光合作用强度大于细胞呼吸强度时,液滴右移
D.若X溶液为清水并遮光处理,消耗的底物为脂肪时,液滴左移

将刚采摘的新鲜蓝莓分成两等份,一份用高浓度的CO2处理48h后,贮藏在温度为1℃的冷库内,另一份则始终在1℃的冷库内贮藏。从冷藏后算起每10天取样一次,测定其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计算二者的比值得到下图所示曲线。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比值大于l,表明蓝莓同时进行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
B.第20天CO2处理组蓝莓产生的乙醇量低于对照组
C.第40天对照组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
D.为抑制蓝莓贮藏时的无氧呼吸,贮藏前可用高浓度的CO2处理一定时间

用同位素标记法追踪元素及物质的去向是生物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下列相关结果错误的是()

A.小白鼠吸入18O2后呼出的二氧化碳不会含有18O,但尿液中会含有H218O
B.用含3H标记的T的营养液培养洋葱根尖,可以在细胞核和线粒体处检测到较强的放射性,而在核糖体处则检测不到
C.用14C标记CO2最终探明了CO2中碳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D.要得到含32P的噬菌体,必须先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

切开的苹果不立即食用,果肉很快变成棕褐色,这因为细胞被破坏后,其中的酚氧化酶与酚类物质接触,使其被氧化成棕褐色的物质。完整苹果则不会出现是因为()

A.小分子的酚类物质可自由通过生物膜
B.酚氧化酶只能在细胞外催化酚类物质氧化成棕褐色物质
C.细胞有生物膜系统存在,使酚氧化酶与酚类物质不接触
D.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结构协调统一完成生理活动

如图为溶酶体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各种细胞内都含有溶酶体
B.H+进入溶酶体的方式与水进入红细胞的方式相同
C.溶酶体吞噬入侵细胞的病原体过程与膜的流动性有关
D.溶酶体破裂后,其内部各种水解酶的活性应升高或不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