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这说明英国的责任制内阁的特点是
| A.首相对内阁负责而不必对议会负责 |
| B.内阁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
| C.内阁拥有行政与立法大权,对首相进行限制与制约 |
| D.首相和内阁成员中的多数可能来自不同的政党,因而相互牵制 |
宋代朱熹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兵也收了,财也收了”。其“财也收了”是指
| A.设置通判 | B.设枢密院 | C.制钱谷 | D.设三司 |
汉初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矛盾激化的突出表现是
| A.刘邦消灭异姓诸侯王 | B.刘邦分封同姓诸侯王 |
| C.“七国之乱”的发生与平定 | D.刘邦铲除开国功臣 |
从汉朝到明清宰相大臣的上朝礼仪经历了由坐到站再到跪的变化,这一现象本质上反映了
| A.中国礼仪不断等级化的趋势 | B.君臣关系不断恶化的趋势 |
| C.皇帝与大臣的身份地位不断变化 | D.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趋势 |
秦始皇把地方权力都集中在自己手中的最重要的保障性措施是
| A.设丞相协助处理全国政事 | B.设御史大夫监察百官 |
| C.废分封,行郡县制 | D.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命 |
据《左传》鲁宣公十五年记载“民不肯尽力于公田”。下列对引文中所说“公田”特点的叙述不正确是
| A.土地归国家所有 | B.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
| C.受田者对土地有权世代使用 | D.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