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反映的是大革命前法国社会三个等级人口、土地和税收的基本状况。表中信息不能表明的是
|
第一等级 |
第二等级 |
第三等级 |
||||
人口比例 |
0.5% |
1.5% |
98% |
||||
土地比例 |
10% |
25% |
65% |
||||
税收比例 |
0 |
0 |
100%
|
1877年3月,法国《社会和宗教卫报》透露了君主派的杀机:“香榭丽舍宫从来没有把宪法放在眼里……麦克马洪元帅正在等待宣布结束(共和制)试验的时机……以后,他再也不许(共和派)越雷池一步了。”材料反映了
A.封建王朝的复辟 | B.共和政体面临挑战 |
C.“一票共和”的实现 | D.巴黎公社的失败 |
归纳是从个别性的前提推出一般性的结论,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必然性的;是对多种事物、现象抽取其共同之处加以概括,形成用以表达这种共同性质的概念、范畴、命题、论述等,即为归纳。下列归纳正确的是
选项 |
具体事物、现象 |
一般性认识 |
A |
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斗资批修 |
中共光辉历程 |
B |
《权利法案》、1875年宪法、1889年宪法 |
近代民主制度确立与发展 |
C |
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
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 |
D |
《唐璜》、《悲惨世界》、《梅杜萨之筏》、《等待戈多》 |
浪漫主义 |
宋明理学家倡导的 “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
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 B.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 |
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 D.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
有史书记载:“扬郡以风帆数扇,俟风转车,风息则止,此车为救潦,欲去泽水,以便栽种。”此农具出现于
A.曹魏 | B.唐代 | C.宋代 | D.明清 |
有学者认为,从秦汉起,中国官僚体制的核心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隋唐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独创性举措
A.提高了决策的周密程度 | B.丰富了官吏选拔的手段 |
C.打破了世家的特权垄断 | D.推动丞相制度走向解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