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将发芽的小麦种子研磨液置于试管中,加入斐林试剂,即呈现砖红色沉淀 |
B.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作用的专一性时,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 |
C.绿叶中色素的分离实验中,滤纸条上胡萝卜素扩散最快是因为其溶解度最大 |
D.紫色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因而不能用于质壁分离观察实验 |
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如图表示30℃时植物叶肉细胞C02吸收速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坐标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当植物缺镁时,b点将向右移 |
B.b点时整个植株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 |
C.a点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
D.如果将温度下降到25℃时,a点上移,b点右移,d点上移 |
为研究酵母茵的呼吸方式,某生物小组制作了如图中a~f所示装置,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
A.若a装置液滴不移动,b装置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仅进行无氧呼吸 |
B.若a装置液滴左移,b装置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仅进行无氧呼吸 |
C.f放置一段时间后,连接f-d中石灰水变浑浊,可验证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 |
D.连接e-c-d,给装置通空气,d中石灰水变浑浊,可验证酵母菌进行了有氧呼吸 |
经测定,某多肽分子式是C21HxOyN4S2,其中含有一个二硫键(-S—S-)。二硫键的形成:-SH+-SH~-S-S-+2H。已知该多肽是由下列氨基酸中的几种作为原料合成的:苯丙氨酸(C9H11O2N)、天冬氨酸(C4H7O4N)、丙氨酸(C3H7O2N)、亮氨酸(C6H13O2N)、半胱氨酸(C3H7O2NS)。下列有关该多肽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多肽形成过程中至少需要4种tRNA |
B.该多肽中H原子数和O原子数分别是30和5 |
C.该多肽在核糖体上形成,形成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54 |
D.该多肽水解后产生的氨基酸分别是半胱氨酸、天冬氨酸、丙氨酸和亮氨酸 |
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包括生物与生物和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 |
B.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
C.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会产生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其生存 |
D.丝兰蛾细长的吸管式口器与丝兰的细长花矩是它们长期共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应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