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与欧洲园林存在较大差异,读图5,回答10—11题。
中国园林与欧洲园林的差异主要体现在
| A.中国园林讲究含蓄 | B.中国园林具有开放性 |
| C.欧洲园林忌直求曲 | D.欧洲园林具有内向型 |
中国园林与欧洲园林的差异主要反映了
| A.政治制度的差异 | B.自然条件的差异 |
| C.地域文化的差异 | D.发展历史的差异 |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甲所在区域从粗放的放牧业发展成为全国性的水果、蔬菜基地,影响其农业地域类型发生变化的主要区位条件是()
①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②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
③城市化发展,市场需求量增大
|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②③ | D.①③ |
与乙地农业地域类型相似的地区是( )
| A.西欧平原 | B.阿根廷潘帕斯草原 |
| C.湄公河三角洲 | D.中国三江平原 |
下表为我国某地区域市发展情况统计表。读表回答下题。
| 项目 |
1999年 |
2012年 |
| 城市数目(个) |
3 |
7 |
| 工业总产值(万元) |
36 200 |
1 765 000 |
| 城市人口(万人) |
56 |
340 |
| 城市人口比重(%) |
30.4 |
48.6 |
1999年以后,该城市的城市化处于()
| A.初级阶段 | B.加速阶段 |
| C.逆城市化阶段 | D.再城市化阶段 |
该城市在城市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 A.乡村基础设施完善 |
| B.人口和工商业迁往农村 |
| C.城市中心区空洞化 |
| D.市区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 |
读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历史变化示意图和某国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回答下列各题。
该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处于( )
| A.阶段Ⅰ | B.阶段Ⅱ |
| C.阶段Ⅲ | D.阶段Ⅱ向阶段Ⅲ过渡的阶段 |
该国存在的人口问题是( )
| A.人口文化水平偏低 |
| B.新增人口数量急剧上升 |
| C.人口老龄化 |
| D.青壮年人口多,就业压力大 |
读黄河中游流域及水文站点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题。
下列水文站中,年均输沙量最大的是()
| A.头道拐 | B.华县 | C.花园口 | D.龙门 |
导致上题所选水文站年均输沙量大的主要因素是()
| A.流域面积 | B.降水量 | C.地形 | D.人口密度 |
读下图,完成下题。
甲地在农业生产方面需要()
| A.治理土地荒漠化 | B.防止土壤的酸化 |
| C.防治旱涝灾害 | D.加快荒山荒坡开发 |
与甲地相比,乙地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因素是()
| A.地形 | B.土壤 | C.劳动力 | D.水热条件 |
近年来甲、乙两地进行经济合作的意义是()
| A.实现优势互补,促使经济协调发展 |
| B.迁移人口,推进城市化发展 |
| C.改善交通,充分利用水运条件 |
| D.北粮南运,促进粮食供需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