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16日,“金砖四国” 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首次正式会晤,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会晤。读图7“金砖四国”示意图,回答20~21题。下列关于“金砖四国”位置地形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四国均有漫长的海岸线,沿海运输十分发达 | B.四国范围分属三大板块上 |
C.各国最高的高原都比较古老低缓 | D.四国均有部分地区在世界两大地震带上 |
“金砖四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优势条件有
①水热充足,农业生产条件好 ②土地、矿产、旅游资源丰富
③劳动力丰富,素质高 ④临海,对外交通便利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右图表示我国地理“四极”特征的变化趋势。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在我国的四极地区发展农业,耕地利用效率最高的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红色产业”是指红花、番茄、枸杞等农产品的生产及其加工产业的统称。下列地区中最适合发展该产业的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林线是高山垂直自然带谱中一条重要的生态界限,通常是指高海拔处树林(针叶林)生长的上限。下图示意我国局部区域高山林线海拔分布。据此并读图完成下列各题。依图可知,E地与F地的林线海拔相差( )
A.800米 | B.800~1 000米 |
C.1 000米~1 200米 | D.1 200~1 600米 |
F地成为世界上最高的林线分布区,最合理的解释是( )
A.地处低纬的高海拔地区,太阳辐射强度大 |
B.地处山地迎风坡地带,年降水量大 |
C.受南部海洋沿河流北上的暖湿气流影响大 |
D.来自西部的暖湿气流在宽谷地带成云致雨 |
多条林线的走向在图示东部区域发生变化,其首要影响因素是( )
A.河流与盛行风向 | B.降水与土壤类型 |
C.地势与山脉走向 | D.气温与纬度位置 |
读“工业化阶段表”及“长江流域各省级行政区经济发展水平与阶段图”,回答下列各题。
工业化阶段 |
人均GDP(美元) |
第一产业比重 |
第二、三产业比重 |
初期 |
<2 000 |
>20% |
<80% |
中期 |
>2 000 |
<20% |
80%~90% |
后期 |
>4 000 |
<10% |
>90% |
长江流域 |
3 350 |
9.71% |
90.29% |
2008年,长江流域范围内的各省级区域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的是 ( )
A.湖南、安徽、重庆 | B.四川、云南、江西 |
C.上海、浙江、江苏 | D.广西、湖北、云南 |
关于长江流域的特征和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区域发展比较协调 |
B.人文要素空间分布差异不明显 |
C.大部分地区处于工业化初期 |
D.经济布局亟待优化 |
“十二五”规划的实施为西部地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人类活动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重大课题。下面两图是我国西部内陆某河流流域的区域划分及其土地类型面积较长时期的变化统计资料。据此完成下列各题。上图中Ⅰ区域土地类型的变化,正确的是( )
A.高草地减少,旱地增加 |
B.灌木林增加,旱地减少 |
C.高草地增加,旱地增加 |
D.灌木林减少,旱地减少 |
Ⅰ区域土地类型的变化对Ⅱ地的影响,正确的是( )
A.河流径流量增加 | B.土地荒漠化加剧 |
C.水土流失严重 | D.洪涝灾害多发 |
下图是我国某地(24°N,106°E)附近等高线图及拍摄照片。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图示地貌在该区域分布较集中,该地貌及其成因是( )
A.喀斯特天坑 流水溶蚀塌陷形成 |
B.火山口 火山活动形成 |
C.断块山 岩层断裂错动形成 |
D.陨石坑 陨石撞击形成 |
某极限运动俱乐部在A处从崖顶到崖底开展绳降比赛,运动员准备的绳长最适宜的是( )
A.45米 | B.55米 | C.105米 | D.125米 |
能全程拍摄并拍到图示照片的摄影机位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