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改革开放30年是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最快的时期。从1978年到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增加到13786元,实际增长6.5倍;农民人均收入由134元增加到4140元,实际增长6.3倍;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1400多万。这表明( )
A.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日益缩小 | B.我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不断提高 |
C.我国居民用于食物支出的费用日益减少 | D.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扩大 |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其文化寓意是要( )
A.发扬文化的民族性 B.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D.增强文化的时代性 D.消除文化的差异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是我国人民悼念逝者,寄托哀思的传统节日。关于民族节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
B.民族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
C.能消除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 |
D.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
B.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
C.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 |
D.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 |
“树欲静而风不止”这句话反映了( )
A.客观事物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B.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
C.自然物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 |
D.物质就是指树、风等自然物 |
唐代诗人柳宗元在《三赠刘员外》一诗中写道“信书成自误,经事渐知非。”下列观点与该诗句所含哲理相符的是( )
①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②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
③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则知尚浅④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窗户),见天道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