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H1N1流感是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是继SARS、禽流感之后的又一种烈性传染病。截止到2009年10月底,我国大陆地区已确诊病例超过4万例。下面有关甲型H1N1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型流感(H1N1)病毒结构简单,仅含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
B.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可培养甲型H1N1病毒 |
C.甲型H1N1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人体产生的效应T细胞可导致其裂解死亡 |
D.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
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受精时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核融合 |
B.受精卵中细胞质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精子 |
C.合子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
D.合子中的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一致 |
a、b、c、d分别是一些生物细胞某个分裂时期的示意图,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a图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 |
B.b图表示人红细胞分裂的某个阶段 |
C.c图细胞分裂后将产生1个次级卵母细胞和1个极体 |
D.d图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单体 |
水螅是一种低等的多细胞动物,生活在水中,在环境条件不适宜时进行有性生殖,即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经过分裂和分化,发育成新个体。下列生物的生殖方式与水螅这种生殖方式相同的是()
A.在不良环境下,炭疽杆菌形成芽孢,当环境适宜时,芽孢萌发成新个体 |
B.将红花月季的芽嫁接到黄花月季枝条上,结果黄花月季的植株上开出红色月季花 |
C.将马铃薯切成带芽的若干小块,每一块种下去都会发育成马铃薯植株 |
D.秋天播下小麦种子,种子发芽后长成麦苗,经开花、传粉发育成有果穗的植株 |
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球上所有的动植物以及它们拥有的全部的基因共同组成生物的多样性 |
B.许多野生动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由此说明生物具有间接的使用价值 |
C.人为因素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
D.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有效的措施是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 |
不是由于人类活动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
A.舟山渔场鱼类大量减少 |
B.菲律宾山区火山爆发 |
C.北京地区的酸雨 |
D.淮河流域水质遭受污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