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其政治作用是:
A.保证京师的财政供应 | B.使地方丧失割据的经济条件 |
C.为抵抗少数民族的进攻筹措军粮 | D.防止人民反抗 |
亨利·乔治认为:通过征收一种单一税来抑制未来那种不劳而获的土地价值的增长,从而防止投机者和垄断者牟取暴利。与这一思想有密切关系的是
A.梁启超的维新变法思想 | B.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 |
C.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思想 | D.邓小平的消除两极分化思想 |
以下是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情况表,其反映的情况出现的原因是为了
年份(年) |
农产品出口总值(千元) |
占出口贸易总值(%) |
1893 |
28.423 |
15.6 |
1903 |
89.496 |
26.8 |
1910 |
231.957 |
39.1 |
1920 |
307.047 |
36.4 |
1930 |
628.285 |
45.1 |
A.适应外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需要
B.适应清朝政府扩大税收来源的需要
C.适应南京国民政府兴办实业的需要
D.适应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侯外庐在《中国思想通史》中写道:“他给新宗教以系统的理论说明,把阴阳五行说提到神学的体系上来,……把儒家伦常的父权和宗教的神权以及统治者的皇权三位一体化。”这表明“他”的思想是
A.从仁的哲学出发建构礼乐制度和儒家学说 |
B.从天的哲学出发建构伦理思想和政治学说 |
C.从法的哲学出发建构法治理论和法家学说 |
D.从理的哲学出发建构伦理道德和儒学体系 |
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大体可归荐举之列。从理论上说,荐举制是一种合理的官僚选拔制度,但是,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不约而同地走向了其初衷的反面,其中的原因是它们
A.都将选官范围定为世家子弟 | B.都把选官标准定为考试成绩 |
C.都把才德具体化,难以操作 | D.都对荐举者缺乏有效的约束 |
《孟子•滕文公上》中写道:“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均,谷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这表明孟子认为
A.实行仁政,要将田地分给农民 | B.实行公平,要反对暴君和污吏 |
C.实行仁政,要厘清土地归属权 | D.实行平等,要均等地分配谷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