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雨林景观和苔原景观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A.水分差异 | B.热量差异 |
C.地形差异 | D.土壤差异 |
在北半球中纬度高空,一架飞机自东向西飞行,飞机左侧是高压,右侧是低压。据此回答17—18题。飞机飞行方向与风向的关系是 ( )
A.顺风飞行 | B.逆风飞行 | C.风从南侧吹来 | D.风从北侧吹来 |
飞行员发现阳光从右前方射入机舱内,则此时可能是 ( )
A.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黄昏时分 | B.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黄昏时分 |
C.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清晨时分 | D.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清晨时分 |
我国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霜冻现象进行探究性学习。下图是通过长期收听天气预报绘制的我国东部地区的平均初霜、终霜日期曲线图。据此回答13—14题。影响我国东部各地霜期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气温 | B.降水 | C.地形 | D.植被 |
有利于霜冻发生的条件是
A.气温日较差小 | B.地面辐射强 | C.风力强劲 | D.大气逆辐射强 |
风杆(长线段)上绘有风尾(短线段)的一方指示风向。每一道风尾表示风力2级,一个风旗表示风力8级。下图中的数值为气压,单位为百帕。据此完成11—12题。P地气流状况主要表现为
A.被迫抬升 |
B.主动爬升 |
C.辐合上升 |
D.下沉扩散 |
上图中标注的①②③④四个点中,即将出现大风、降温天气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下图中,ACB为晨昏线,C点位于格陵兰岛上,读图回答9-10题。飞机从A点飞往B点,最近的航线是
A.从A点出发沿图中直线向东飞行到B点 |
B.从A点出发沿ADB飞行到B点 |
C.从A点出发沿ACB飞行到B点 |
D.从A点出发先向正北飞行,过极点后转向正南 |
若图中A点正值日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北京时间是17时 |
B.此时地球公转速度不断变慢 |
C.郑州昼长夜短 |
D.两小时后,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20°S,75°W |
下图为某日“北半球部分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其中①、②、③分别代表气压带或风带。读图完成7—8题。该日,北半球正处于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关于②、③带的正确叙述是
A.受②影响,终年多雨 |
B.我国夏季的暴雨与③密切相关 |
C.受③影响,终年干燥 |
D.长江流域的伏旱受②的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