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09年7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中国上半年GDP增速。随着中央政府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予计划的贯彻落实,中国经济确实在不断出现积极的因素,企业向好的态势也越来越明晰。但是,我们毕竟是在抵御上世纪30年代以来全球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危机的严重性以及涉及范围的广泛性,决定了中国经济要重回平稳较快发展的道路仍然困难重重。据此回答14-15题。
14、我国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的贯彻落实、促使了经济形势的变化,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
A、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如实反映
B、科学理论对人们的实践活动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具有能动作用
D、客观事物不断发展变化离不开意识的活动
15、上述材料对我国经济形势的分析
①坚持了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观点 ②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观点 ③肯定了矛盾具有特殊性 ④坚持用两点论的观点看问题
A、②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新型思维方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我国1995年开始实施全民食盐加碘政策,以解决当时许多人体内因缺乏碘元素导致甲状腺发病率过高的问题。但近来年,由于各种原因,一部分人又因为碘过量而患上了甲亢等甲状腺疾病,大家开始质疑碘盐的作用。从当初的全民食盐加碘,到现在出现质疑,在哲学上体现了
①真理是具体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人们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认识
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我们必须积极做好量的积累
④认识具有无限性,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表明真理是

A.客观的 B.具体的有条件的 C.抽象的无条件的 D.绝对的

同样的运输量,铁路建设占地仅为高速公路占地的1/10。在今年新建的时速四百公里的客运专线陆续投入运营后,动车组列车高速条件下的运输安全,又成为中国铁路建设的一个全新的课题。这主要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2010年11月25日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了2010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报告中出现了能集中反映一些被高度关注社会问题的词语群,如“民生博客”、“给力”、“楼倒倒”等。这类词语群的出现,从一个侧面证明了

A.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B.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
C.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D.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和方向

“水停百日生虫,人闲百日生病”告诉我们

A.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B.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D.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