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底前,温家宝总理五个周末分赴福建、陕西、湖南、河北、山西考察。在考察中,温家宝总理深入工厂企业、港口码头、人力资源市场及采煤沉陷区、 危旧平房改造区,看望慰问干部群众,就经济运行和民生问题进行调研。温家宝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克服困难,最终目的 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使群众的生活无后顾之忧,使人得到全面发展。只有人民的生活得到提高并且有保障,我们的经济发展才有真正的意义。据此回答16—17题。
16、温家宝总理分赴各地考察,就经济运行和民生问题进行调研,这一做法符合下列哲理( )
A、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得越充分,对事物发展的推动作用越大
B、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C、在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促进事物发展
D、事物运行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17、温家宝总理的上述观点体现了( )
①人的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②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③主要矛盾支配着事物的发展进程 ④应当满足人民群众的一切需要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山东省寿光市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义,始终把诚信作为立身之本。他带领乡亲们发明了冬暖式大棚蔬菜生产技术和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给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他把蔬菜种植技术无偿传遍全国,为当地农民送去了致富钥匙。王乐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
①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②践行了社会主义荣辱观
③诠释了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特点
④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树立了榜样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小呀嘛小儿耶,背着书包上学堂”欢快熟悉的旋律响起,往昔岁月一一浮现,少年时代的回忆展开了它温馨美好的画卷。现在的孩子同样也会唱着歌长大。可是词曲稍有不同,是“你是电,你是光。你是唯一的神话”,“快使用双节辊,哼哼哈嘿”。回答下列小题:当年的歌曲能令我们的回忆纯洁而幸福,一生难忘,这是因为()
A.文化影响人的交往方式和行为 |
B.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
C.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通过文化活动来进行的 |
现在的孩子同样也会唱着歌长大,可是词曲稍有不同,是“你是电,你是光,你是唯一的神话”。“快使用双节棍,哼哼哈嘿”。不同时代的孩子唱着不同的歌曲长大,这表明()
A.文化总是一定时代政治经济的反映 |
B.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 |
C.文化可以促进不同时代的人的全面发展 |
D.文化有古今之别,又有先进与落后之分 |
“入山见木,长短无所不知;入野见草,大小无所不识。然而不能伐林以作屋,采草以和药,此知草木所不能用也。”造成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B.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
C.不懂得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D.不懂得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
东汉哲学家王符说:“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说明()
①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
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③正确意识对人们改造世界有积极的能动作用
④意识活动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
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它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但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人可以认识规律,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回答27-28题: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疾矣!予助其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这一典故的哲学寓意是()
A.事物的运动是永恒的 | B.事物运动有其自身的规律 |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 D.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 |
“揠苗助长”的典故给我们的启示是()
A.办事情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 B.办事情必须遵循观规律 |
C.人可以认识规律,利用规律 | D.要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