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某市地处北纬39度至41度之间,是世界上公认的最适合养殖优质奶牛的地带。甲企业和乙企业就是在该市这块土地上成长起来的两大奶制品企业。面对前景广阔的中国乳业市场,甲企业和乙企业不是简单地以单打独斗的方式分“蛋糕”,而是合力参与竞争,携手拓展中国乳业的大市场。该市市长对两家企业的竞争状况是这样表述的:“每时每刻,双方都在接受对方的挑战。他们都想超过对方,把在发展中形成的压力转化成发展的动力,转化为核心竞争力。”可以说,没有甲企业,也不会有今天的乙企业。正是有了平等、有序的竞争和相互学习、促进,才使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成为中国最大的两家乳品企业。
材料二:近年来,环境问题日益成为人民关注的焦点,2009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 。
气候变化是人类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由于发达国家长期温室气体排放和当前高人均排放是导致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而发展中国家历史上温室气体排放量极少,却成为气候变化的主要受害者。为此《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提出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要求发达国家承担历史责任,率先减排,同时要求发展中国家也应积极采取措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增长速度,以共同减缓全球气候变暖。
(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的哲学常识的有关知识,谈谈我国企业应如何在竞争中发展壮大?(10分)
(2)结合材料二说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提出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及 做法体现的唯物辩证法的哲学道理。(8分)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材料一:“美丽中国”展现温暖感人的人文之美。充满亲切感,更加贴近基层、贴近普通群众,透露出民生温度和民意期许。截至2012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94亿,占总人口的14.3%,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而我国的农村老年人口就有1亿多。为解决农村养老问题,从2009年8月起,国家开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预计到2020年将实现全覆盖,届时国家财政每年将支付近700亿元用于农村养老。
(1)结合材料一,请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解决我国农村的养老问题?
材料二:科技为“美丽中国”插上腾飞的翅膀。高技术不仅影响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更深刻影响人类的思想和文明进程。中国高铁,不仅展示了“核心技术”中国创造的水平,展示“早上广州喝早茶,晚上北京吃烤鸭”的中国速度,更成为“勇攀科技高峰,争创世界一流”的高铁精神与中国精神的文化标志。其辐射和散发出的文化蕴涵与旅游消费等产业潜力,正以神奇的力量激发着中国文化与经济的双重活力。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谈谈中国高铁是如何促进中国经济与文化发展的?
材料三:只有拥有美丽的心灵才能成为美丽的中国,美丽中国不仅仅是生态环境的提升、自然的和谐,更加是整体提升人民的心灵美丽和精神文明。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文化实力和竞争力,必须扩大文化领域的对外开放。有人认为,国际关系就是文化关系,文化冲突是决定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3)结合材料三,运用国际关系的相关知识,简评“国际关系就是文化关系,文化冲突是决定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的观点?
材料四:美丽的中国需要美丽的中国人的奉献精神。罗阳,中航工业沈飞集团董事长、总经理,也是我国歼—15舰载机研制现场总指挥,为实现航空远大理想无私奉献,坚持自主创新,为我国航空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罗阳身上的哪种精神品质最受公众敬佩?调查显示:“敬业”排名第一(55.3%),其次是“坚守”(45.2%),第三是“将国家发展内化为个人使命”(42.5%)。默默奉献、持续坚守、敢于担责、将国家发展内化为个人使命,这正是“罗阳式奉献”的核心内容,也是当下社会最需要的精神品格。
(4)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罗阳式奉献的认识?
面对日益严重的金融危机,在国家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我国经济第一季度显现出复苏的迹象。见下表:
上述可喜的局面的出现,与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密不可分的,请回答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是乡村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使命之一,也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近年来,我国广大农村探索的好家风好家训展示活动,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等评选表彰活动,寻找最关乡村教师、医生、村官等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创作富有乡土气息、讴歌农村时代变迁的优秀文艺作品,提供了大量健康有益、喜闻乐见的文化服务,促进了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也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国家不断拓展重大文化惠民项目服务“三农”.加强互联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创造了充分的条件。
2015年1月15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首次提到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融合发展。这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1)结合材料,说明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意义。
(2)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可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据此有人认为:“增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意识,有利于搞好物质文明建设。”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请运用物质和意识的有关知识说明理由。
(3)如果学校组织同学撰写如何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文章,请结合材料,拟定撰写文章的两点提纲。要求提纲符合文章主题,有概括性,观点正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推动高铁、核电等中国装备“走出去”是我国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实现出口升级、产业升级的重要举措。
材料一:2014年11月至2015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4次讨论中国装备“走出去”的问题。李克强总理表示中国积极推动高铁、核电、航空、电信等优势产业走出去,对接当地的市场需求。
2015年1月28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支持企业利用国内装备在境外建设上下游配套的生产线,实现产品、技术“走出去”;支持企业境外并购、建立海外研发中心等,提高跨国经营能力;加强境外投资监管,规范企业经营秩序,坚决防止恶性竞争。
材料二:据统计,2014年我国高铁机车车辆出口增长19.3%,是同期外贸出口增速的3倍,铁路设备已成中国出口新的增长点。
2014年,我国企业参与的境外铁路建设项目348个,比2013年增加113个;累计签订合同额247亿美元,同比增长3倍多,完成营业额76亿美元,同比增长31.3%。
2015年2月4日,中国与阿根廷签署了《关于在阿根廷合作建设压水堆核电站的协议》,国家主席习近平见证了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首次成功“出海”。此前,中国已与巴基斯坦签署了340亿美元投资协议,将建设大规模核电厂、地铁及轻轨站等。通过装备“走出去”,有效化解了我国产能过剩,带动了国内产业调整和发展。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政府是如何履行职能的。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我国推动装备“走出去”可以通过扩大对外开放促进经济优化升级。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中高速增长“新常态”。在这一背景下,网络购物成为拉动内需、优化消费结构的重要动力。但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网络购物也出现诸多问题,退款问题、网络售假、虚假促销、网络诈骗、质量问题、退换货物、订单取消、发货迟缓、账户被盗、售后服务成为2014年十大网络购特热点投诉问题。2014年下半年网络交易商品定向蓝测结果显示:网购商品正品率不足六成。
2014年“双11”前夕,国家工商总局约谈10家电商企业,要求高度重视并纠正网络商品交易中存在的第三方交易平台准入把关不严、对商品信息的审查处置不力、消费者权益未能得到充分保护、网络经营数据过度封闭和销售行为管理混乱等方面的违法违规行为。
2014年12月,电子商务法起草组己完成研究报告,并形成立法大纲,预计2015年年底,将有望完成电子商务法草案。
(1)根据材料,运用“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相关知识,分析怎样打造消费者放心的电子商务。
(2)有人认为:“市场经济有自身固有的弱点,电子商务发展中出现一些问题是正常的。”你如何评价这一观点?请用矛盾的有关知识说明理由。
(3)结合材料,就电子商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拟定两条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限15个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