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毛泽东思想内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提出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主张 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概念 ④人民民主专政学说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③ | C.①③②④ | D.③①②④ |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是毛泽东在1935年2月写下的《忆秦娥·娄山关》中的一句,其中“从头越”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南昌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 B.进军井冈山,“农村包围城市” |
| C.遵义会议,红军获得新生 | D.长征胜利,红军开赴抗日前线 |
“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并且,没有城市工人激烈斗争,则一切‘包围城市’的计划完全是空谈。”(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30.5.24)这说明当时()
| A.对中国革命道路认识有分歧 | B.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宣告失败 |
| C.中国尚未找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 | D.俄国革命道路符合中国实际 |
1924年11月,孙中山关于统一问题的题词是“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当时孙中山为实现“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采取的主要举措是()
| A.组建中国同盟会, 发动武装起义 | B.发动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 |
| C.实行国共合作,掀起国民革命运动 | D.进行北伐战争,推翻北洋军阀政府 |
1923年,陈独秀说:“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遂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潮,由空想而实际运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陈独秀所说的“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指()
| A.武装革命 | B.无产阶级革命 |
| C.民族革命 | D.国民革命 |
某学者认为:辛亥革命还只是在微弱的共和思想光环下的王朝更替。关键不在于辛亥革命采取的理论体系,而是应该重新估价中国社会生活的实际发展速度。根据现在的研究,明治维新前日本社会的前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以及国民的识字率都高于中国。该观点强调的是()
| A.三民主义思想存在缺陷 | B.辛亥革命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不高 |
| C.革命实际没有推动社会重大进步 | D.辛亥革命没有推翻封建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