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5—6题。
听流人①水调子②
[唐]王昌龄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注]①流人:流落江湖的乐人。②水调子:水调歌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首诗与周邦彦的《苏幕遮》都通过写秋景来抒发思乡之情。 |
B.诗中“孤舟微月对枫林”与纳兰容若![]() |
C.这首诗写得凄婉哀怨,与花间派“温韦”的风格相同。 |
D.“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所寄寓![]() |
赏析“岭色千重万重雨”一句。
阅读下面一首唐词,完成小题。
移家别湖上亭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作者是运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之情的?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答: 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请问这首诗中的哪两个字用得准确传神?请你指出来并做简要分析。
答: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夏昼偶作
唐·柳宗元
南州①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②。
日午独觉无余声,山童隔竹敲茶臼③。
【注释】① 南州:指永州。② 隐几:凭倚着几案。牖:窗。③ 茶臼:指捣茶用的石臼。请结合诗句分析全诗流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诗的三四句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并作简要分析。
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
lO.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忆秦娥·邯郸道上望丛台有感
曾觌
风萧瑟,邯郸古道伤行客。伤行客,繁华一瞬,不堪思忆。
丛台歌舞无消息,金樽玉管空陈迹。空陈迹,连天衰草,暮云凝碧。
【注】作者南宋词人曾觌(dí)1169年隆冬去金国进贡时,路过邯郸,望见六国时期赵王宴乐之所丛台,遂作此词。请分析“繁华一瞬,不堪思忆”在结构上的作用。
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倦 夜苏轼
倦枕厌长夜,小窗终未明。孤村一犬吠,残月几人行。
衰鬓久已白,旅怀空自清。荒园有络纬,虚织竟何成。
[注]络纬:昆虫名,俗称“纺织娘”。结合全诗分析,首联有何作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答: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后面题目。
帐夜①
吴兆骞
穹帐连山②落月斜,梦回孤客尚天涯。
雁飞白苹年年雪,人老黄榆夜夜笳。
驿路几通南圆使,风云不断北庭③沙。
春衣少妇空相寄,五月近城未著花。
【注】①诗人因科场案而流放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二十余年,此诗约作于抵宁古塔三年之时。②连山:就着山势。③北庭:汉时北匈奴所居之地,这里只诗人所居之地。)诗歌的颔联是从哪些角度描写边地景物的?请简要分析。
诗人在尾联中为什么说“空相寄”?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