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表为烯类化合物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的相对速率。(以乙烯为标准)
烯类化合物 |
相对速率 |
(CH3)2C |
10.4 |
CH2CH |
2.03 |
CH2 |
1.00 |
CH2 |
0.04 |
据表中数据,总结烯类化合物加溴时,反应速率与C C上取代基的种类、个数间
的关系: 。
(2)下列化合物与氯化氢加成时,取代基对速率的影响与上述规律类似,其中反应速率
最慢的是 (填代号)
A.(CH3)2C |
B.CH3CH |
C.CH2 |
D.CH2 |
(3)已知:①下列框图中B的结构简式为;
;
其中部分反应条件、试剂被省略。
![]() |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写出A 和D的结构简式 , ;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类型为 。
(3)写出C物质的一种同系物 。
(4)写出A的另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某学生用0.2000mol·L-1的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其操作可分为如下几步:
①用蒸馏水洗涤碱式滴定管,注入0.2000mol·L-1的标准NaOH溶液至“0”刻度线以上
②固定好滴定管并使滴定管尖嘴充满液体;
③调节液面至“0”或“0”刻度线稍下,并记下读数;
④量取20.00mL待测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中,并加入3滴酚酞溶液;
⑤用标准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读数。
⑥重复以上滴定操作2-3次。
请回答:
(1)以上步骤有错误的是(填编号)____________,该错误操作会导致测定结果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步骤④中,量取20.00mL待测液应使用____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在锥形瓶装液前,留有少量蒸馏水,测定结果____________(填“大”、“偏小”或“无影响”)。
(3)步骤⑤滴定时眼睛应注视_______________;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4)以下是实验数据记录表
滴定次数 |
盐酸体积(mL) |
NaOH溶液体积读数(mL) |
|
滴定前 |
滴定后 |
||
1 |
20.00 |
0.00 |
18.10 |
2 |
20.00 |
0.00 |
16.30 |
3 |
20.00 |
0.00 |
16.22 |
从上表可以看出,第1次滴定记录的NaOH溶液体积明显多于后两次的体积,其可能的原因是()
A.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结束无气泡
B.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
C.NaOH标准液保存时间过长,有部分变质
D.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
(5)根据上表记录数据,通过计算可得,该盐酸浓度为:____________mol·L-1
铁、铜单质及其化合物应用范围很广。现有含氯化亚铁杂质的氯化铜晶体(CuCl2·2H2O),为制取纯净的CuCl2·2H2O,首先将其制成水溶液,然后按如图步骤进行提纯:
已知Cu2+、Fe3+和Fe2+的氢氧化物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时的pH,见下表:
Fe3+ |
Fe2+ |
Cu2+ |
|
氢氧化物开始沉淀时的pH |
1.9 |
7.0 |
4.7 |
氢氧化物完全沉淀时的pH |
3.2 |
9.0 |
6.7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得到溶液II,需加入氧化剂X, 最适合作氧化剂X的是 (填编号,否则不给分)。
A.K2Cr2O7 B.NaClO C.H2O2 D.KMnO4
(2)加入氧化剂X的目的是 。
(3)为了除去Fe3+,需加入物质Y调节溶液的PH值为
(4)最后能不能直接蒸发结晶得到CuCl2·2H2O晶体? (填“能”或“不能”)。若能,不用回答;若不能,回答该如何操作? 。
(5)已知Fe(OH)3的Ksp=1×10-35mol4/L4;若Fe3+沉淀完全时,在溶液中Fe3+的浓度为1×10-5mol/L,则此时溶液的pH最小为 .
请从下图中选出必要的装置进行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实验,要求测定产生的氢气的体积(大于25mL),并检验氯气的氧化性。
(1)电源、电流表,与A、B两极的正确连接顺序为L→J→K→( )→()→M。
(2)B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 。简述检验该电极产物的方法和现象 。
(3)设计上述气体实验装置时,各接口的正确连接依序为:检验氯气的氧化性时B接D 、E接C。测定产生的氢气的体积时A接__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
(4)若电解饱和食盐水50mL,通电为t min时,测得产生的H2体积为 5.6mL(标况),则此时溶液的pH为 。(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加热条件下利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来制取并收集氯气。
(1)若要制取纯净干燥的氯气,应使气体依次通过装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洗气瓶。
(2)某同学不慎将MnO2和KCl粉末混合了,分离该混合物的方法和步骤如下,请补充完整,①先在盛有混合粉末的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溶解;②将①所得的混合物过滤,该操作所用玻璃仪器有_________、玻璃棒、烧杯;③洗涤、干燥沉淀得到MnO2;将第②步操作所得液体____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得到KCl固体。
NH3和HNO3是重要的工业产品,下图是合成氨和氨氧化制硝酸的工艺流程。
(1)合成塔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氨分离器中压强约为15MPa,温度约为-20℃,分离氨应用了氨 的性质,从氨分离器中又回到合成塔中的物质是 。
(3)氧化炉中反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尾气中的少量NO、NO2可以用NH3来处理,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无污染的气体,写出NO2和N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当有5.6LNO2被还原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
(5)氧化炉中出来的气体,先降温再进入吸收塔,吸收塔中通入空气的作用是 。若进入吸收塔的气体的体积分数为NO210.0%,NO 1.32%,其余为N2、水蒸气等。当进入氧化炉中气体为10m3时,最少需要空气的体积为 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