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光滑斜面的倾角为,高为h,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到底端,
则:(1)物体在整个下滑过程中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_________;
(2)物体滑到底端时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为__________.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质量m=1kg的物体自由下落,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各点距O点的距离分别为s1="15.50cm" ,s2="23.25cm" , s3="32.50cm" , s4="43.25cm" ,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4s.那么从打点计时器打下起点O到打下B点的过程中,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少量Ep=J (4分) ,此过程中物体动能的增加量Ek=J.由此可得到的结论是.(g="9.8" 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三个同学根据不同的实验条件,进行了“探究平抛运动规律”的实验:
(1)甲同学采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金属片把A球沿水平方向弹出,同时B球被松开,自由下落,观察到两球同时落地,改变小锤打击的力度,即改变A球被弹出时的速度,两球仍然同时落地,这说明
(2)乙同学采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两个相同的弧形轨道M、N,分别用于发射小铁球 P、Q,其中N的末端与可看作光滑的水平板相切;两轨道上端分别装有电磁铁C、D;调节电磁铁C、D的高度,使AC=BD,从而保证小铁球P、Q在轨道出口处的水平初速度v0相等,现将小铁球P、Q分别吸在电磁铁C、D上,然后切断电源,使两小铁球能以相同的初速度v0同时分别从轨道M、N的下端射出。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应是,
仅仅改变弧形轨道M的高度,重复上述实验,仍能观察到相同的现象,这说明
(1)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压是V的电源(选填“直流”或“交流”)。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并在其上连续取了A、B、C、D、E、F、G共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印点,打点计时器打点周期为T = 0.02s。他经过测量并计算得到打点计时器在打B、C、D、E、F各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如下表:
对应点 |
速度(m/s) |
B |
0.120 |
C |
0.162 |
D |
0.201 |
E |
0.240 |
F |
0.281 |
根据表中的数据,以A点对应的时刻为计时起点,在所给的坐标方格纸中,画出v-t图像,并求物体的加速度a =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共点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目的是验证两个共点力合成时遵循________定则.实验时已提供的器材有:方木板、白纸、图钉(多个)、橡皮条、细绳套(两个)、三角板、刻度尺、量角器。还缺少的必要的器材是: .
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电源频率f=50Hz在线带上打出的点中,选出零点,每隔4个点取1个计数点,因保存不当,纸带被污染,如下图所示,A、B、C、D是依次排列的4个计数点,仅能读出其中3个计数点到零点的距离:="16.6mm"
="126.5mm"
=624.5mm
若无法再做实验,可由以上信息推知:
(1)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__S
(2)打C点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m/s(取2位有效数字)
(3)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用、
、
、
和f表示)
(1)一游标尺为10等分的游标卡尺的读数为6.7mm,则游标尺上第________条刻度线与主尺上第________mm刻度对齐.
(2)如图给出的是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金属薄板厚度时的示数,此读数应为_______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