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乡村四月》写道“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据此完成4-5题:“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反映了农业生产的:
A.季节性 | B.周期性 | C.地域性 | D.连续性 |
该地分布较为广泛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商品谷物农业 | B.混合农业 | C.水稻种植业 | D.热带迁移农业 |
下图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问题。
1.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期为
A.① B.② C.③D.④
2.下列各国,目前人口发展情况与图示类型一致的是
A.美国 B.中国 C.德国 D.印度
读 “沿40°N亚洲东西向地形剖面图”,完成问题。
1.有A关地的判断正确的是
A.自然景观以草原、荒漠为主 B.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C.所在国家是伊拉克 D.地表形态深受冰川作用影响
2.有关B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有丰富的石油和铁矿资源 B.该地有所在国家最大的内流河
C.该地植被稀疏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 D.该地地势低平、土壤肥沃、种植业发达
读缅甸(国)简图,图中仰光为原首都,内比都为现首都。回答问题。
1.缅甸是我国的陆上邻国,与缅甸相邻的省级行政区有
A.广西、西藏B.云南、广西C.云南、贵州D.西藏、云南
2.关于缅甸所在半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田农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B.经济发展快,生产力水平高
C.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震频繁D.与我国河流相连,水运联系便利
3.下列有关缅甸迁都理由的说法,最不可能的是
A .分散城市职能,有利于解决城市问题B.有利于促进北部边境贸易的发展
C.有利于加强对内陆地区的管理D.扩大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图1为我国西北某局部地貌的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回答1—2题。
1.图中P等值线的数值为
A.711米 B.712米 C.713米 D.714米
2.图示局部地貌可能是
A.风力侵蚀地貌 B.风力堆积地貌 C.流水侵蚀地貌 D.流水堆积地貌
读图8,回答问题。
1.有关图中赤道地区东、西部地理环境描述正确的是()
A.地势西高东低,东部以平原盆地为主,西部以高原山地为主
B.赤道横贯东西,东、西部均为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C.本地区东部分布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堪称“热带植物王国”
D.西部有大河西流,下游多激流瀑布,是世界上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之一
2.该地区东部湖泊众多,南北纵贯,主要的成因类型是()
A.地震堰塞湖B.冰川侵蚀湖C.火山口湖D.断裂构造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