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由工业化走向信息化的象征是
A.因特网的出现 | B.电力的广泛应用 |
C.原子能的产生 | D.万能蒸汽机的发明 |
历史学家波普尔说:“总之,不可能有一部‘真正如实表现过去,的历史,只能有对历史的解释,而且没有一种解释是最后的解释,因此每一代都有权作出自己的解释。”作者试图强调
A.对历史的解释可以随心所欲 | B.研究历史规律没有意义 |
C.历史不能复原,故无法证伪 | D.历史研究应体现鲜明的时代特色 |
据统计,美国在18世纪的后半期,农业人口占40%以上……到19世纪末,农业人口减到5%左右,工业人口已经超过了农业人口……到20世纪50年代,大概1954年的前后,从事信息行业的人口已经超过了工业人口。这组数据直接说明
A.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生活结构的变化 |
B.科学技术在促进生产力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C.美国将更多的第一、二产业转移到劳动密集型国家 |
D.经济全球化越来越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
2008年10月,一条“橘子有虫子”的信息曾在网络上广为传播,短期内给橘子行业带来重创。这说明
A.垃圾信息在网上泛滥 | B.利用网络进行犯罪的现象严重 |
C.信息时代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 | D.网络使社会动荡不安 |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汹涌澎湃,蔚为壮观。它与前两次技术革命相比,既有不同的特点,又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这具体表现为
A.新的技术和发明超出一国范围 | B.科学和技术之间开始走向结合 |
C.学科越来越少且分工越来越细 | D.科学研究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 |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极不寻常的时期,当时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50年代中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为了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高瞻远瞩,果断地制定的决策是
A.科教兴国 | B.863计划 | C.载人航天工程 | D.两弹一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