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逆反应2NO2
2NO+O2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
③用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 : 2 : 1的状态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 A.①④⑥ | B.②③⑤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⑤ |
已知298 K时,Mg(OH)2的溶度积常数Ksp=5.6×10-12,取适量的MgCl2溶液,加入一定量的烧碱溶液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测得pH=13,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所得溶液中的c(H+)=1.0×10-13mol·L-1 |
| B.所得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0×10-13 mol·L-1 |
| C.所加的烧碱溶液pH=13 |
| D.所得溶液中的c(Mg2+)=5.6×10-10 mol·L-1 |
某可逆反应正向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
| B.当反应达到平衡时,降低温度,A的转化率减小 |
| C.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增大;压强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
| D.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E1减小,E2减小,反应热不变 |
常温下,pH=11的氨水溶液和pH=1的盐酸溶液等体积混合后(不考虑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恰好完全反应,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弱碱的浓度大于强酸的浓度 |
| B.反应完全后的溶液呈碱性 |
| C.原氨水中有1%的含氮微粒为NH4+ |
| D.反应后的溶液中NH4+、NH3·H2O与NH3三种微粒的平衡浓度之和为0.05 mol·L-1 |
实验测得常温下0.1 mol/L某一元酸(HA)溶液的pH不等于1,0.1 mol/L某一元碱(BOH)溶液里:
=10-12。将这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里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关系正确的是( )
A.c(B+)>c(A-)>c(OH-)>c(H+)
B.c(A-)>c(B+)>c(H+)>c(OH-)
C.c(H+)>c(A-)>c(OH-)>c(B+)
D.c(B+)>c(A-)>c(H+)>c(OH-)
实验室用标准盐酸溶液测定某NaOH溶液的浓度,用甲基橙作指示剂,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测定结果偏高的是( )
| A.酸式滴定管在装酸液前用标准盐酸溶液润洗2~3次 |
| B.开始实验时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在滴定过程中气泡消失 |
| C.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由黄色变橙色,立即记下滴定管液面所在刻度 |
| D.盛NaOH溶液的锥形瓶滴定前用NaOH溶液润洗2~3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