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为实验室制取少量乙酸乙酯的装置图。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向a试管中先加入浓硫酸,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乙醇,再加乙酸 |
B.试管b中导气管下端管口不能浸入液面的目的是防止实验过程中产生倒吸现象 |
C.制得的乙酸乙酯是一种无色透明、有香味的油状液体 |
D.向a试管中加入几块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加热时液体暴沸 |
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I-、NH4+、Cu2+、SO32-(还原性SO32-大于I-),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溴水,溶液仍呈无色,则下列关于溶液组成的判断正确的是
①肯定不含I-;②肯定不含Cu2+;③肯定含有SO32-;④可能含有I-。
A.①③ | B.①②③ | C.①② | D.②③④ |
下列物质性质的变化规律中与共价键键能大小有关的是
①F2、Cl2、Br2、I2的熔点、沸点逐渐升高;②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③金刚石的硬度、熔点、沸点都高于晶体硅;④NaF、NaCl、NaBr、NaI熔点依次降低
A.仅③ | B.①③ | C.②④ | D.②③ |
长式周期表共有18个纵行,从左到右排为1~18列,即碱金属为第1列,稀有气体元素为第18列。按这种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9列元素中有非金属元素 |
B.只有第二列的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2 |
C.第四周期第8列元素是铁元素 |
D.第15列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2np5 |
向FeCl3和BaCl2的混合液中通入过量SO2,有白色沉淀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色沉淀为BaSO3 | B.该实验表明FeCl3有还原性 |
C.反应后溶液酸性增强 | D.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显红色 |
下列有关物质结构和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具有16个质子、16个中子和18个电子的微粒符号可表示为:32 16S2-;
②羟基电子式为:;
③HClO的结构式:H—Cl—O;
④NaHCO3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NaHCO3→Na++H++CO32-;
⑤Na2O的水溶液能导电,这不能说明Na2O是电解质;
⑥SiO2既能与氢氟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故SiO2是两性氧化物;
⑦分馏、干馏、裂化都是化学变化
A.①②⑤ | B.①④⑥⑦ | C.②③④⑥ | D.②③⑤⑥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