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实行中外朝制度,任用侍从等担任尚书令等官职。对于汉代尚书令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参与军国大事,削弱相权 |
B.与中书门下相互监督制衡 |
C.执掌对百官的监察和考核 |
D.六部尚书之首,百官之长 |
我国某地发现一座古墓,出土了距今5000年的玉面人和一尊扁足青铜方鼎,鼎内壁铸有篆字铭文。如按迄今为止的考古常识,要推测其最早属什么时期墓葬,最有证据意义的是
A.玉面人的特征 | B.玉面人的年代 |
C.扁足青铜方鼎 | D.鼎内壁的篆字 |
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中国历史发展的特点是
①国家由分裂割据走向统一②封建制度逐步确立③华夏族与周边各族的融合加强④儒家思想已成为中华文化的主体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有学者认为:“科举制度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其中合理因素与之俱亡,它所体现的许多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是人类社会共同的基本理念。”科举制具有“永久生命力的”的理念是
A.分科考试 | B.学优则仕 | C.公平竞争 | D.以德治国 |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材料中两次“大变动”分别指的是
A.分封制、宗法制 | B.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 |
C.郡县制、行省制 | D.三省六部制、明朝内阁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