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朝廷有时将不在户口册且因此不纳税的人称为“盗贼”。这反映当时朝廷
| A.要求民众纳税 | B.只要求部分民众纳税 |
| C.不要求民众纳税 | D.只要求部分“盗贼”纳税 |
我国水运交通的近代化起步于
| A.19世纪40年代 | B.19世纪七十年代 |
| C.19世纪八十年代 | D.20世纪初期 |
《大公报》载:1906年1月,两广总督岑春煊发布示谕:“婢膝奴颜,有伤气节”,宣布广东、广西两省官员,在下级见上级时,一律废除跪拜请安之礼。此后,各省纷纷效法。这说明
| A.辛亥革命使民主平等思想深入人心 | B.封建等级制度被废除 |
| C.晚清时期曾进行社会习俗的改革 | D.儒家传统礼仪被废除 |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最终未能得以充分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 A.民族资产阶级毫无政治地位 | B.近代中国社会形态的制约 |
| C.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 | D.受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的制约 |
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柳”是指
| A.增强了封建统治的政治力量 | B.出现了新的经济因素和阶级力量 |
| C.抵制了外国经济实力的扩张 | D.引进了大量近代科学技术 |
19世纪40~60年代,中国一些传统制造业,如棉纺业、制针业等日益衰落,但制茶、缫丝、酱菜、皮革加工等传统制造业却意外获得较快发展。材料中这些制造业“意外获得较快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 | B.洋务派大力兴办近代企业 |
| C.清政府允许民间开设工厂 | D.中国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