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次明朝的儒学大师王阳明外出,不幸与同行的人被盗贼绑劫,当盗贼得知他是阳明先生时,就问他:“您说人人都有良知,我们这群盗贼也有良知吗?”王先生肯定地回答:“有。”盗贼反问:“怎么能证明呢?”王先生要求他们说:“现在照我说的去做,我证明给你们看。”于是,王先生让他们脱掉外衣、内衣,一层层地脱掉,直到剩下最后一条裤子的时候,还命令他们脱掉。盗贼喊道:“不行呀,这个不能再脱了!”王先生说:“这知耻就是你们的良知啊!”
由此可见,“知耻”是有良知的一个方面。
良知,是人的一种天赋的道德观念。一个人,干了坏事知道羞耻,做了错事知道愧疚,受人恩惠知道报答,这些都叫有良知。
请你以“良知”为话题作文,自定立意,不得套作,不少于800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渴望是一种欲望,是一种希望,渴望往往是在内心深处发酵太久的东西;渴望,实际上是最简单的,又是最容易满足和最不容易得到满足的事情。人是生活在渴望中的,渴望完美,渴望幸福,渴望成功,渴望一切美丽的事物。在你忧虑的时候,渴望的就是发自内心的真切的关怀;在你患病的时候,渴望得到的就是如同康乃馨般散发着温馨的问候。渴望的事情,有些是公开的表白,有些是心底的秘密。
拥有权力的人渴望得到友情,身陷囹圄的人渴望得到自由,精神压抑的人渴望得到快乐,门庭若市的人渴望得到宁静……那些最宝贵的东西,都是已经失去和即将失去的东西。
请以“渴望”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要求写出自己的体验、感悟或思考。
【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非洲的戈壁滩上,有一种叫依米的小花。花呈四瓣,每瓣自成一色:红、白、黄、蓝。它的独特并不止于此,在那里,根系庞大的植物才能很好地生长,而它的根,却只有一条,蜿蜒盘曲着插入地底深处。通常,它要花费5年的时间来完成根茎的穿插工作,然后,一点一点地积蓄养分,在第六年春,才在地面吐绿绽翠,开出一朵小小的四色鲜花。这种极难长成的依米小花,花期并不长,仅仅两天,它便随母株一起香消玉殒。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何感受或联想?请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山东卷】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古人曾写过这样的诗句:“一种春声浑难忘,最是长安课归时”,表现了对放学之后那欢快、嬉闹之声的深深怀恋。今天,我们周围的声音多得让人应接不暇,可是,哪一种才是真正牵动你内心深处的呢?是校园的课钟声,还是窗外的风雨声?是新岁的爆竹声,还是梦中的短笛声?
请以“牵动我心的声音” 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安徽卷】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一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不同文明在对话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的历史。田野里,人与自然的对话,促进了我们对自然的感悟;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对话,推进了新课程改革的进行;生活中,邻里之间的对话,加深了人们之间相亲相爱的情感。其实,除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对话之外,即使国家关系,也需要对话。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竞争乃至碰撞都是很自然的,只有坚持对话我们才能够共同发展。正因为坚持对话,温家宝总理在1月29日至2月2日对欧洲的访问被誉为“信心之旅”,增强了世界各国应对金融危机的信心。
由此可见,坚持对话,我们的生活就会充满诗意;坚持对话,人类文化一定会展现出共同繁荣;坚持对话,世界才会展现异彩纷呈的灿烂前景。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理解,请以“对话”为题,自定立意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或套作。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上下五千年,是指时间的距离;纵横八万里,是指空间的距离;同床而异梦,是指心理思想上的距离;产品十年不出故障与三天一小修五天一大修,是质量上的距离;年薪十万美元与一万美元,是水平上的距离……认识距离,缩短距离,有时又有意识地保持距离或拉大距离,相信你对“距离”不会陌生。
请你以“距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④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⑤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