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尊纪念塑像的致辞上写着:“政府竖立他的塑像是为了向这位曾经解放了千百万俄国农奴的勇敢改革者致敬,正是他的改革,最终引领俄罗斯抛弃了落后的社会制度。”这座塑像是
A.彼得一世 | B.叶卡特琳娜二世 | C.亚历山大一世 | D.亚历山大二世 |
唐代诗人王绩在《田家》一诗中写到:“倚床看妇织,登垅课儿锄。”对诗中反映的生产模式表述错误的是()
A.生产中存在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
B.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
C.生产目的是为了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 |
D.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
从1951年至今,欧洲的一体化不断发展,它符合欧洲的整体利益。这里的“整体利益”是指
A.社会稳定、发展与国际地位的提高 |
B.共同的农业政策和稳定的货币体系 |
C.健全的共同市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
D.稳定的货币体系与健全的共同市场 |
对下图(战后柏林形势图)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及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①发生在二战后的联邦德国境内
②与美国的“冷战”政策有关
③受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制约
④体现了雅尔塔体系的特点
A.①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宪政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特征。下表中关于三部宪法的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名称 |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颁布 时间 |
1787年颁布 |
1870年颁布 |
1954年颁布 |
制定 机构 |
国会制定 |
国民议会制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
特点 |
体现三权分立原则 |
体现议会至上的原则 |
体现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
评价 |
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 |
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
标志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
A.颁布时间 B.制定机构 C.特点 D.评价
“(它)是共和主义与君主主义妥协的产物。它虽然承认了共和制,但君主制的阴影处处可见……这样一部不伦不类、伸缩性很大的宪法既能适应君主制也能适应共和制。”“它”是指
A.英国《权利法案》 | B.美国1787年宪法 |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 D.《德意志帝国宪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