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4,回答问题11—14题。图示地区自然地理特征是
①山海兼备,海岸线曲折②长江口以南,多港湾、岛屿
③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南高北低 ④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温暖湿润
⑤河湖密布,均为天然形成
A.①② | B.②③④ | C.③④⑤ | D.①②③④⑤ |
河流甲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
界线
A.南北方分界线 | B.内外流域分界线 |
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 D.![]() |
本地区以内力作用为主塑造的地表形态是
A.甲地平原 | B.乙地岛屿 | C.丙地三角洲 | D.丁地海湾 |
丙地城市所在地区出
现海水浸侵,地下水咸化的现象,可能的原因是
①地球变暖,引起海平面上升 ②气候变化,降水逐年减少
③地下水开采过量,导致地下水位下降 ④城市建设过快,地面产生大范围沉降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读南亚地区图(图7),回答17~19题。图中的圆圈表示重要的城市,其中以麻纺业和信息产业为主要特色的城市分别是
A.P和N | B.P和Q | C.R和S | D.Q和M |
该地区人口最多的国家其人口对土地的压力比我国小,是因为
A.人口比我国少 | B.人口密度比我国小 |
C.国土面积比我国大 | D.耕地比重比我国大 |
下列地区降水最少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读图6,回答13~16题。
图6图中所示的四个城市中,工业兴起最早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图中所示的四个城市,主要工业部门是
A.纺织工业 | B.钢铁工业 | C.电子工业 | D.激光工业 |
图中所示的四个城市中,工业布局属于煤铁复合体型的是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③ |
图中所示的四个城市对应的自然带,属于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图5为世界两区域图,据此完成10~12题。有关甲、乙两国政治和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国属于“南方国家”,乙国属于“北方国家” |
B.甲、乙两国目前均为发展中国家 |
C.甲、乙两国与我国的经贸商谈均称作“南北对话” |
D.甲、乙两国之间经贸合作可称为“南南合作” |
甲、乙两国共同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大牧场放牧业、混合农业 | B.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 |
C.种植园农业、混合农业 | D.种植园农业、乳畜业 |
①、②两港口
A.均分布在地中海气候区 | B.沿岸均有暖流经过 |
C.雨季出现的季节不同 | D.一年中昼长最长的日期不同 |
图4所示为世界四条著名大河,读图后回答5~9题。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河口附近地区气候相同的配对,正确的是
A.①与③ | B.②与④ | C.②与③ | D.③与④ |
关于四条河流河口处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河河口三角洲有![]() |
B.②河河口处飓风活动频繁,由此带来的潮差巨大,闻名世界 |
C.③河河口处因寒暧流交汇形成大渔场 |
D.④河河口附近海域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
图中的河口地区,进入新一天的时间顺序,由早到晚正确的是
A.①②④③ | B.③②①④ | C.④③②① | D.③①②④ |
四大河流域内,有世界著名棉花产地的是
A.②④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④ |
图2、图3分别是某大洲大陆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3~4题。
图2 (沿北纬40度)
图3(沿南纬19度)图中表示阿巴拉契亚山脉的字母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流经山脉③西侧的洋流是
A.加利福尼亚寒流 | B.北太平洋暖流 | C.秘鲁寒流 | D.本格拉寒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