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缅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已于缅甸当地时间2010年6月3日正式开工建设,设计能力为输油2200万吨/年,输气120亿立方米/年。读图5,回答问题15~ 17题。

图示地区甲、乙、丙3地的地形类型依次是                        

A.平原、高原、河口三角洲 B.高原、平原、河口三角洲
C.高原、平原、河漫滩 D.高原、平原、三角湾

湄公河中下游地区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产区,其发展水田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①冲积平原,土壤肥沃 ②热带气候,高温多雨
③河流沿岸,灌溉便利 ④劳动力丰富,种植经验丰富
⑤主食大米,消费量大 ⑥交通便利,大量出口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

中缅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是                        
①推进中国能源供应的多元化             ②加快我国西部地区的发展
③促进缅甸经济社会发展                ④深化与东南亚各国的互利共赢合作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1982~2007年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下列年份中该城市人口抚养压力最小的是

A.1982年 B.1992年
C.2002年 D.2007年

导致该城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原因有
①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
②计划生育的有效实施
③外来青壮年的大量涌入
④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15年初,俄罗斯政府计划将无偿发放远东地区(乌拉尔山以东)的土地给俄罗斯公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该项政策的实施,将刺激其欧洲部分地区的人口向远东地区迁移。下图为1990~2010年俄罗斯远东地区人口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990年至2010年,俄罗斯远东地区

A.生育率提高 B.就业率提高
C.净迁出率下降 D.人口容量下降

目前,影响俄罗斯远东地区人口迁入的主导因素和主要目的分别是

A.经济矿产开发 B.环境生态保护
C.政策国土开发 D.军事加强国防

如图是沿P地(40°N,116°30′E)和Q地(30°N,120°15′E)所作的一幅地形剖面图,图中河流R1、R2、R3、R4的多年平均径流量分别占全国年径流量的0.8%、2.1%、1.8%和37%。读图回答各题。

图中R1、R2、R3、R4四条河流的名称分别是

A.黄河、钱塘江、长江、珠江[ B.松花江、黄河、海河、长江
C.海河、黄河、淮河、长江 D.黄河、淮河、长江、珠江

对以上河流的整治工作,首要任务都是

A.发电 B.防洪
C.灌溉 D.航运

读我国“北水南调”工程规划示意图(左图)与局部区域水文图(右甲、乙图),完成各题。

左图示地区的南部需要从北部调水的主要原因有()
Ⅰ.①河流域内降水量不大,蒸发较强
Ⅱ.①河流域为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而②河流域以沼泽为主
Ⅲ.①河中下游人口较稠密,重工业较多,需水量大
Ⅳ.①河含沙量较大,水质较差

A.Ⅰ、Ⅱ B.Ⅰ、Ⅲ
C.Ⅱ、Ⅳ D.Ⅲ、Ⅳ

该工程建设的有利条件是()

A.地势北高南低,可以自流引水
B.经过地区主要是沼泽等荒地,占用耕地少
C.输水线路短,线路里程不到300公里
D.输水干线经过地区以平原为主

该工程建成后,对哈尔滨的有利影响主要是()

A.缓解其水资源紧张状况
B.有利于其城市地域结构的调整
C.改善其航运条件
D.减小洪水危害

图乙为4月1日和4月2日连续两日测得图甲中L河水文站流量变化图,导致L河流量变化如图乙所示的主要原因是

A.连续暴雨 B.气压变化
C.气温变化 D.连续阴雨

下图表示辽宁西北部某地区土地利用的变化,将该区域分为25个方格,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按左右顺序分别代表1979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类型,完成下题。
1—耕地 2—居民地 3—湖泊

11
33
33
31
11
13
33
33
31
22
31
31
31
11
12
31
31
11
11
11
31
11
11
11
11


图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最有可能会导致
A.干旱发生频率增加 B.空气湿度明显增加
C.洪涝发生频率减小 D.水生生物物种增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