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 “乞巧节” (学习纺织工艺的节日)。它起源于我国古代“牛
郎与织女”的美丽传说。导致这一节日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古代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 B.人们对神话传说的钟爱 |
C.自然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 D.人们对牛郎与织女遭遇的同情 |
“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损失了1300万两,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汉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了10万匹。”这说明洋务运动
A.能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 | B.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C.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和科技人才 | D.对外国经济势力的侵略起了一些抵制作用 |
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洋布、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这说明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开始产生 | B.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
C.松、太的棉纺织水平急剧下降 | D.中国手工棉纺织品价格下降 |
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
A.都始于棉纺织业 | B.都在多个国家同时展开,发展迅猛 |
C.都推动了社会上产力的发展 | D.都侧重于重工业 |
自从2000年以来,中国民众对电信、铁路、保险等行业的垄断表现出了强烈的不满,每年的人大代表提案很多都涉及到了这些敏感的话题。垄断这种经营方式产生于
A.第一次工业革命 | B.第二次工业革命 | C.第三次科技革命 | D.新经济时代 |
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下列最能体现“新的时代”特征的发明是
蒸汽机车汽车飞机电灯